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大明王冠> 第71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7章(1 / 2)

别说,朱棣这招很快见效。

虽然大家还没讨论出个结果,但争论声渐渐小了,都想着不争了不争了,先吃了饭下一个朝会再来讨论这个事情,反正安南现在在那里,跑不掉。

黄昏一看不行啊。

你们这么争来争去整不出个具体方案,朱棣搞不好要把老子留下来,而老子现在要享受天伦之乐,要回去逗玩具呢。

双胞胎,还是龙凤,开玩笑呢,老子现在幸福得不得了。

可不想天天呆在朝堂上。

今天必须把这个事情定下来!

于是咳嗽一声,出列,“安南官吏陈情,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既然如此,那就尊重安南的意见,再结合我大明当下行政制度,设安南为行政省即可。”

朱棣眼睛一亮。

其实他作为大明天子,将安南纳入版图这个事情早就在心里谋划了几日,也早就有了处置的方法,之所以在朝堂上让群臣议,不过是看是否有缺漏之处。

现在黄昏这言论,恰是他心中所想。

不动声色,“黄指挥且说说看。”

黄昏哪疑有他,他现在只想赶紧弄完这档子事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大声道:“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将包括交趾在内的七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称为“交州”,循此例即可,有史据可靠,安南黎民也不会反对,对应起来,我大明将安南改为交趾,在安南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对安南实行军政明事的实际掌控即可,哪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一句花里胡哨,让朝堂的重臣老脸一红。

大家开始确实想得太多。

现在黄昏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直接按照汉武帝时期的处置就行了,到时候往安南一驻兵,就形成了对安南的实际掌控。

朱棣暗暗颔首,他也有这个意思。

甚至有点惊艳。

黄昏这小子果然是老子肚子里的蛔虫,这得让他说准了。

等等……

这小子莫非早就这么想的,所以提前布局,就是为了让安南成为他以后的退路,毕竟安南说大了可以是行政省,说远了还是存在着独立的环境和条件。

转念一想,这似乎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个操作确实是汉武帝的操作。

只能说明黄昏看过那段史书而已。

黄昏见朱棣没有发怒,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当然防着朱棣这一手,所以是用前例——也万幸大明设立交趾布政司是按照汉武时期来的。

要不然黄昏还不得上前去开这个口。

黄昏现在怀疑朱棣已经猜到了他让高贤宁去安南的真正用意。

所以必须谨慎。

朱棣问了一遍群臣,谁有意见,谁支持谁反对?

自然没人反对的。

于是盖棺落定。

朱棣着令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吏部六个部门的官吏配合,在近期拿一个在安南设立三司的具体操作方案出来。

并给勒令内阁那边,磨墨出一封合适的《平安南诏》。

至此,尘埃落定。

安南,改名为交趾,成为大明的一个行政省!

交趾布政使的人选问题

很快,吏部那边就被难住了。

在交趾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这个封疆大吏由谁来胜任,又有谁愿意去,别看是封疆大吏,愿意去的人不多,想去的人也不少。

对朝中一二品官员而言,去交趾任职是贬责。

不划算。

对二品以下的官员而言,则是升迁,也是镀金,想去的一大把,尤其是六部的侍郎,挤破了脑袋想去,于是这几日本就是香饽饽的吏部更热闹了。

有资格影响朱棣决策的大人物们,府邸门槛也几乎被踏烂。

人选很快拟定了出来。

其他官职还好说,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头把交椅,承宣布政使人选上争论颇大,六部尚书各有人选推荐,大多是各部侍郎。

朱棣也愁这个事情。

驻军那一块倒还好解决,可以让张辅总领军政,同时留下将军李彬在交趾带兵,但处理交趾财务和民生诸事的文臣,必须谨慎。

因为交趾初立,如果大明官吏和当地官吏相处不好,很容易在当地引发暴乱。

所以这个文臣一定要熟悉交趾。

谁熟悉交趾?

以前倒是有一个,可惜在出使安南后被胡汉苍父子收买,回到大明欺君,之前在出征安南之时,被自己找了个理由砍了。

黄观也行,毕竟出使过安南。

转念一想,按照这个思路,礼部那边也熟悉安南,抽调一位侍郎过去担任交趾布政使,貌似最为稳妥。

可礼部尚书是刚从刑部尚书调任过来的郑赐。

郑赐还不熟悉礼部。

少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