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大明王冠> 第71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6章(1 / 2)

明仁宗不愧是明仁宗。

有可能明仁宗登基之后,打算从顺天迁都回应天,安南就是原因之一。

但这个时候,朱棣为什么偏偏要问自己,朝堂之上这么多重臣,支持将安南纳入疆域的大有人在,自己虽然是宠臣,但明显上的地位还真的不够格来决策这种事情。

朱棣有阴谋!

黄昏心中思绪电转,安南是自己留下的退路棋子之一,所以才会让高贤宁提前去布局,陛下会不会是看透了自己这步棋?

所以他让自己来发表言论,目的就是摸一下自己的态度。

不行。

这个时候不能被朱棣抓住辫子。

自己就反其道而行之,消除朱棣的猜疑,先意思着反对一下将安南纳入大明疆域,反正朱棣的心意已决,这个事情所谓的讨论,不过是让这件事在史书上变得好看一点而已。

于是出列大声道:“微臣以为,安南民风愚钝,若我大明将之纳入版图,是安南黎民之福,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安南纳入我国版图之后,陛下勤政爱民,必然对安南百姓一视同仁,如此一来,我们就要耗费巨大的资源来帮助安南人民如大明百姓一般,走上安居乐业的道路,这对大明是个非常不好的事情,易有为他人做嫁衣之风险。”

朱棣又愣住。

什么鬼。

安南不是你黄昏的退路之地么,怎么你也不同意将安南纳入版图,难道胡一元是在诳朕?

也不可能。

胡一元自知必死无疑,他为了救他儿子胡汉苍,绝对不敢胡诌。

这事有点意思。

安南改名交趾,大明之疆域!

安南到底如何处置?

朱棣心中早就有了打算,只不过朝堂上依然争吵了几日,其实就是在看有多少人支持太子,黄昏又是否在朝堂上拉拢了臣子。

前者,朱棣心中已经有数。

后者,几乎任何迹象,黄昏还是恪守了这个底线。

朱棣颇为欣慰。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看黄昏和太子是否真的将安南当做了退路,如果安南是他俩野望的退路,肯定是强烈支持安南纳入版图。

因为只有安南在大明版图之内,这俩人才能有更方便的条件去经营安南。

朱棣听到黄昏的答案后,舒了口气。

应该是自己多心了。

至于黄昏为何提前布局高贤宁,得早时间问问这小子。

咳嗽一声,对满堂文武大声道:“诸位言说皆有一定道理,朕也欲让陈朝子孙重掌安南,然后陈天平时候,朕令诸国遍寻陈朝子孙,却无一人,陈朝后人竟已断绝!不过朕受命于天,章大明千万里江山,欲穷一生之力强国富民,然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今安南陈朝皇室旧人断绝,胡一元父子篡国,致使安南黎民饱受摧残,念大明之宗主恩泽,已有万民请愿意图入我大明之治下,又有官吏陈情盼我宗国之余惠泽民,再有胡一元迷途悔悟之请求,朕虽知此事对我大明乃是披湿衣之负担,但不愿意愧对安南前往赤子之心,愿呕心沥血以治江山,以佑天下百姓,而散雨泽于安南。”

狗儿立即回收。

立即有内侍奉上三封卷轴,和一本版图册。

狗儿取过一封高声诵念——竟然真的是安南的万民请愿书。

又取过另外一封,是安南官吏陈情书。

“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

这是比较文言文和笼统的说辞,其后还有更多详细陈情,感情之诚挚,让人动容。

请求宗主国的天子拯救安南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言辞之间,大明天子不管安南的话,安南认命就在水深火热之中活不下去了。

第三封则是一份史官记录片段,恰是胡一元的一段言辞:

“我父子二人的亲信,早已被陛下的雄师杀得心胆俱碎,再无余力反抗大明,陛下如果心怜安南万民,不妨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并驻雄师守护安南百姓,如此,则是我安南黎民之福。”

最后,狗儿打开了版图册,示意给众人看了一眼,道:“这是安南官吏献上的安南版图册,户籍册也有,过于庞杂,如今在广西,并没有运到应天来。”

你看你看。

安南从上到下,从罪臣到黎民,无一不盼着大明接管,不仅连版图册都献上了,连户籍册都献上了,如此盛意,你大明还犹豫什么?

大明作为宗主国,不能这点担当都没有啊。

如此美意,却之不恭啊。

我朱棣作为天子,只好受累的帮助一下安南百姓了,要不然大明以后在附属国那边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别人会说我们自私自利,不顾附属国百姓死活的。

纳了吧。

说事实讲道理摆证据。

当朱棣这番话之后再上了这段证据,以太子朱高炽为首的人还能怎样?

认了吧。

于是满堂文武跪下,大呼陛下仁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