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1 / 2)

杨老反复称掂过重量,说道:“从外观上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呀。不过要说这重量吗,如果不是于老师提醒,我还真不会这方面去想。”

他停顿片刻,看向沈瑜。

“沈先生,东西是你的,你怎么看?”

沈瑜胸有成竹,任由他们反复鉴定。此时,他不慌不忙的说:“这件鼻烟壶,不是铜胎画珐琅彩,而是金胎画珐琅彩。”

此话一出,整个大厅里霎时间安静下来,所有的人清清楚楚听到了沈瑜的话。

除了于老师,其他几位鉴定师愣在那里。

金胎???

工作人员和其他等着鉴定的人,听到了铜胎画珐琅彩,变成了金胎画珐琅彩,不少人围拢过来,想看个究竟。

“不可能!我们反复看过,这件鼻烟壶明明就是铜胎画珐琅彩。”何年大声说道。

他听了沈瑜的话,顿时急了,瓷器是他的专长,珐琅彩器皿他也很熟悉。这件鼻烟壶,是他经手的,如果结论被一个年轻小伙子推翻了,还当着他面儿捡漏。那就是他的失误,他如何肯承认?

嗡的一声,会议室里面整个乱了起来。由于很多人带了贵重东西,工作人员急忙维持秩序。

何年说道:“这件鼻烟壶,你是从我们店里买的,怎么会变成金胎画珐琅彩。”

王问看他有些激动,拉了拉他的袖子。

杨老对沈瑜说道:“你的判断,有什么依据吗?”

沈瑜说:“金胎和铜胎,其实很容易鉴定。只不过鼻烟壶器型太小,从重量上就很难区分。这件东西是外销品。上面的珐琅彩与装饰用的多,露出来的金胎几乎被遮住了,再加上长期氧化,使得这件鼻烟壶从外表上很难判断。可以用碳14或者其他的办法鉴定一下。这件鼻烟壶应该是同治时期的。虽然鼻烟壶的款识写的是乾隆年制,但是,款识的书写方法与同治时期的珐琅器皿完全相同。所以,这件鼻烟壶,应该是清——同治——金胎画珐琅彩鼻烟壶。”

雍正-白色料器香插

沈瑜的话语掷地有声。他给出的答案,让人们对鼻烟壶的判断,开始动摇。

于老师用手指轻敲桌子,沉默良久。忽然,他开口说道:“没想到,我差点看走了眼。小伙子说的不错,这件鼻烟壶,是金胎画珐琅彩。

从重量、器型上判断,很容易被迷惑。这应该是外销出去东西,但不知怎么留在了国内。金胎画珐琅彩的器皿,在市场上流通的已经很少了,没想到,这次来滨海,居然能见到这样的物件。”

他抬起头,看向沈瑜:“小伙子,眼力不错。”

听了于老师的判断,周围几位鉴定师也是十分好奇,依次将鼻烟壶拿在手中,反复观摩。

杨老为了保险起见,特意从鼻烟壶的内部测试,结果证明了于老师的判断。

鉴定师们商议过后,决定把鼻烟壶的起拍价格,定在十五万元。

沈瑜点头同意。

围观的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次来对了,长了见识。

送东西来鉴宝的人,对沈瑜投来的目光,也不再是之前的怀疑和讥讽。

“没想到,这小伙子的看着年轻,眼力还不错。”

也有人偷笑:“听说这鼻烟壶好像是从文物商店捡的漏。”

“文物商店也看错的时候,哈哈……”

这些人的议论,被何年听到,他的脸色开始变红但是,又不敢反驳于老师的意见。

旁边的王文拍了拍他,小声说道:“别在意,谁还没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东西我也看过,好多看过的人,都没看出来。于老师不也差点看错吗?”

何年勉强笑了笑,对于王问说:“我没事儿,谢谢老哥。”

拍卖行的彭峰在一旁看了半天,走过来对沈瑜说:“沈先生,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放心,我们尽全力给您拍出满意的价格。”

杨老对彭峰说:“有了这件鼻烟壶,这次拍卖品里面,总算是有了像样的重器。鼻烟壶虽然小,但是工艺,年份足够。”

这帮人说完之后,就准备下一个收藏者入场。

沈瑜说:“几位先别着急,那件料器香插,您还没说呢。”

于老师说:“这件料器的确是香插,民国时期的物件。制作精美,器型有些小,也可以上拍。”

沈瑜说道:“这件料器可不是民国的,这是清朝雍正时期的宫廷器。”

何年听到沈瑜的话,再也忍不住了。他忽的站起,大声说:“不可能,这件东西,好多专家已经在我们店里看过。料器的制作虽然不错,但是,并无年代证明。

雍正时期的料器大多留有款识。而这件料器没有,所以,不能判定为做雍正时期的物品,按照工艺来看,最多是清末民初。”

王问看到何年有些激动,开口劝阻:“老何,你别急,听听几位老师的意见。”

因为有前车之鉴,几个专家再一次检查料器香插。

杨老说:“小伙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