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8章(2 / 2)

汉高祖未被视为千古一帝,只能说秦念认为这不算“突破时代限制”。

始皇帝自无需多言,而汉武帝为华夏铸魂,故而获此盛誉。

自己又是因何而与这二位同列千古一帝?

【秦念:唐太宗,你最大的功业,在于“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实唐太宗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因为贞观盛世与开明民族政策下的万国来朝。

正所谓秦皇塑骨、汉武铸魂、唐宗扬名。

但在这个沉浸式扮演的聊天群,秦念得给同事们铺垫台阶:

给打工人剧本里的皇帝们善待百姓的理由——身后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虽然是在表达辛弃疾作为臣子的抱负,但生前身后名也同样是皇帝们的追求。

别说古人,就是现代人,也大多不愿意错过“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机会——假如遇得上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

【秦念:“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你的治下或许不是百姓生活得最好的时代,但你真切在意百姓,所以此后历朝历代的百姓就都在怀念你。】

【秦念:强汉盛唐,大唐因你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盛世”的代名词。】

【李世民:呜……】

此后的黎庶都在怀念他?

李世民再次泪如雨下,以至于看不清天幕。

但大唐的百姓们看得清。

李世民的民心骤然跃升,再次位列第三。

【秦念:人固有一死,王朝也总在更迭,也没有永久传承的家族。然华夏存续则华夏民心不死,济世安民的李世民永远活在万民心中。】

济世安民。

说是李世民四岁时,有书生善于看相,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李渊怕书生的言语泄露就要杀他,但书生突然就不见了。

于是李渊为次子起名李世民。

如此“异象”,自然是假的。

但看着在房玄龄的劝慰下逐渐平静的世民,李渊心中满是欣慰。

书生是假,济世安民却真是他对次子的期望。

期望早已成真,甚至远远超出他的期望。

………

所有能够看到天幕的皇帝都怔然。

人会死,王朝会覆灭,家族也不能永久传承。

但唐太宗李世民永远活在万民心中。

尤其后世的皇帝,更是不得不承认秦念所言属实。

宋诗有云:“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明时有云:“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

【秦念:时间应该不多了。李治,将贞观四年后的天灾起于何时何地告知你阿耶。】

李治此时已是目不能视,头疼欲裂。

他本该现在就去休息,但听皇后转述秦念之言后,就强撑着一定要将天灾之事皆告知阿耶。

武照唤来史官,命其将贞观四年后的各地天灾道来。

她以陛下的口吻稍作整理。

她说一句,陛下就照着念一句。

【系统:今日话题已关闭,全员禁言。】

天灾诸事相告后不久,天幕禁言。

武照松了口气,连忙扶着陛下躺下,让他好好休息。

然而天幕又生异变,竟是展现往日的对话。

武照示意诸侍人噤声,以手势令史官记录天幕之言。

她亦在观天幕之变。

待陛下病情好转,她再告知陛下也不迟。

待见到“昏君封禅”之事,武照一时间不知该作何神情。

此番泰山封禅,正是她鼓动陛下所为。

【甲方:明日话题:赵匡胤。】

【甲方:请提前做好准备。】

赵匡胤?

秦念觉得这位的话题可就相当有意思:

杀兄篡位?还是正常即位?

赵光义要如何解释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之死?

………

这次天幕秦念透露了太多后世的制度。

各朝各代的皇帝大多忙碌起来。

刘彻倒是轻松,工商事交给桑弘羊,律法交给张汤,这科举制——等汲黯进京,可以丢给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