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所在,但现场大多数人却是一头雾水。
就连马连良本人都有些紧张,坐在那儿拳头都握得紧紧的。
有个大学生忍不住问道:“林主任,马老师这片子怎么样解读?这似乎与您之前讲的粟粒型肺结核类似呀。”
林三七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自己新招收的樊自立,于是欣慰点点头:
“樊同学听课很仔细,要表扬,你们大家都看明白了吗?这个片子就是典型的慢性粟粒型肺结核。
我再解释一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是由于大量的结核杆菌一次侵入机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肺内而形成,肺内表现为许多大小一致的粟粒状致密阴影。
最典型的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呈现三均匀征象,即:粟粒状阴影大小均匀、肺野分布均匀、阴影密度均匀,也有人称之为三均匀综合征。
但像马老师x光片上这种不均匀的白点现象,一般表明结核病已经转变成慢性粟粒型,我们一般形容为“三不均匀”。
为什么会出现三不均匀呢?那是因为通过一些时间,有些结核结节自己好了,有些结节融合在一起,变大了,所以才会呈现出大小不同的白点。”
樊自立继续问道:“那林主任,如果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三不均匀片子预示着什么?”
林三七看了一眼马连良,知道这种教学门诊不能打马虎眼,于是直言道:
“提示病情严重,马老师之前说,发病初期他有低热咳嗽等症状,那么5年下来,发展到今天,应该经常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这也是马老师现在不能登台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