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方案是英雄救美。
不过当时他们觉得这个方案太老套,现在的女孩精得很,尤其是姜蘅这么会赚钱的,肯定不会轻易上当,没准弄巧成拙。
这要是真的,敢上去拦路对她出手的,这会儿怕是已经扑在田里埋起来了。
至于那什么抢劫之类的,他们还是不敢的。
早些年这边治安没那么好,可能会发生,但现在是真不行,到处都是监控、网络数据化,除非能放弃很多如今的便利生活,否则被找到太容易了。
——
路上的小插曲并未影响到姜蘅。
其实她设想过更过分的场景。
谁让她有钱、又是孤身一人呢?瞒是瞒不长久的,一开始村子里没人知道,是因为村里就剩一群几乎一年到头不会去一趟县城的老人,随着她承包事情的确认,原本就生活在县城的村里人自然会稍微打听一下。
因此姜蘅的这些东西售价,也渐渐传回村子里了。
但有了之前她的杀鸡儆猴,目前是没人在她面前搞事情的,背地里如何说她就管不着了。
而那些本身性子不是很好的人,发现她赚这么多,起歪心思再正常不过了,就是没想到最终落到她面前的是这样,比她想象的遵纪守法呀。
接下来的路就很顺利了,到了村口,就碰到了来迎接她的焦糖、布丁和阿狸。
两只狗一见到她立马激动地叫唤起来,隔老远往她这里飞奔。
姜蘅干脆停下,等着它们靠近、跳上车。
然后就被舔个不停。
狗狗总是这样热情的。
相比之下,阿狸就冷淡多了,但姜蘅回来,碰到它很多次。
重新启动,车子开到在那等着的小猫咪身边。
姜蘅伸手:“上来?”
“喵~”猫咪软软的叫了一声,轻灵一跃,跳上她的腿。
走了两步,碰上两个村里人,姜蘅打了个招呼,对方也笑得热情:“回来了,哎,这是把猫狗都带去了?”
“没呢,在村口碰上了。”姜蘅解释了一句,便离开了这边。
走了一段距离还能听见两人的嘀咕:“又卖空了,你说她这一天天赚多少钱啊?”
“没听人说吗?一万肯定是有的,那价格,那些人真的是不拿钱当钱啊!”
“我滴娘诶!”
“啥时候我家菜能卖这么贵就好了。”
“想啥呢,人家这菜听说是不打农药的,你看她这么久,就没怎么管过,肯定是在外面搞到好东西了……我听人说她老是晚上出去侍弄菜地呢!就是怕被人看见吧?”
“嚯,这样啊……”
三轮车开的很快,这种狭小的道上,比四个轮子开着轻松多了。
到了家,就剩姜大秋坐在客厅刷着短视频。
见她回来,他起身:“回来了?黄瓜卖得怎么样?”
姜蘅示意他看车篓子:“都卖完了,生意可好了。”
“好好好!”姜大秋放心了,虽然知道侄女生意好,但刚开始卖黄瓜,还是那么压秤的家伙,依旧忍不住担心一下,此时道:“你伯娘弄了半碗葱油在你冰箱,要是肚子饿就煮点面条吃。”
“我才说晚上回来还想吃葱油面的。”姜蘅惊喜。
姜大秋更高兴了,乐呵呵道:“那你早点吃,我先去水塘那边了。”
晚上他负责守夜,没其他活,一个月也是四千五的工资。
姜蘅点头,让他别忘记开空调。
姜大秋嘟囔两句凉快得很,从兜里掏出手电筒,摆摆手走了。
姜蘅收拾好三轮车,摸摸三只肚子:“都吃饱了吧?”
“嗷呜~”
布丁仰着脑袋回答一声。
焦糖紧跟其后,像模像样的也应了一声,阿狸犹豫了下,顺着她摸肚子的力道倒在地上。
看得姜蘅恶狠狠的用力揉了两下。
既然饱了,她就只做自己的,煮面时,顺便算一下今日份的摆摊收入。
羊奶五瓶,一百五,葱三百元,黄瓜多一点,两千一,大头依旧是几种蘑菇,五千出头,总收入接近八千。
也就是她目前总存款31w了!
提车!
下定决心了!
——
说要提车,刚好不用耕地了,第二天一早,采了蘑菇回来,姜蘅就去了。
最近送预定的越来越早了。
一大早起来,陈阿英先是给上工的人做早餐。
请的几个外村人都是不包饭的,距离不远,一个个骑着电动车自己来回也就二三十分钟的事,都是在家吃了,卡着时间过来干活,干完活回去,吃一顿午饭,刚好午休到两点半,再骑着电动车过来。
只是中午的绿豆汤、酸梅汤的消暑饮品是有的。
因此目前只是本村的人吃饭,工作量比之前少一点。
等六点钟,大家去上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