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齐布琛除了能吃一点,孕妇其他症状都比较轻微,让胤禛放心不少。
家里放心,外面却不让人省心。
康熙回来没多久,大学士王熙任上病故,这一位从顺治朝就是重臣,且这些年也没犯什么错误,算是一身清名,康熙给赐了文靖为谥号,并准其入贤良祠,也算是死后哀荣。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落在史书上也是一笔君臣相得的美谈。
偏偏康熙又出骚操作,大臣死后皇帝派人祭奠是常事,干这活的一般都是亲信重臣,以示看重。
可这回康熙却点了胤褆的名,让他和马齐一起前往祭奠。
这可真是平地起惊雷,大清开朝以来从未皇子祭拜大臣的先例,这对王熙来说固然是前所未有的殊荣,但对皇子来说,又何尝不是某种看重呢?
以及某种可能呢。
此事之后,各方如何反应且不说,胤禛是真的关起门来,一心只守着齐布琛养胎。
正院。
傅太医诊完脉后,拱手道:“臣已有八成把握,此胎是双胎。”
胤禛和齐布琛没太惊讶,双胎不双胎的,看看她如今五个月却像是七个月的肚子,是个人就差不多能猜出来。
就不是没想到傅太医居然还有这种稳一手的时候,只说八成把握。
胤禛点点头:“这一胎还要劳傅太医多费心,那福晋如今的身体如何,几日后的万寿宴可能出席?”
傅太医道:“福晋的身体康健,这一胎养的也不错,目前没有什么问题,万寿宴能出席,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劳力劳神了。”
送走傅太医,胤禛眉头还是皱着:“要不还是找借口不去了吧?”他看着福晋的肚子总觉得害怕的紧。
齐布琛安抚他:“不会有事的,今年可是皇阿玛五十万寿,能出什么事。”
虽然今年一开年各地都已经庆贺过一轮康熙的五十万寿了,但在五月的正日子,庆典依旧很盛大,不少封疆大吏这次都早早上了折子,请求回京给康熙祝寿。
还有蒙古和各属国,来人不少,在这个时候后宫要是有人找事,怕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反过来说,她身体好好地却找借口不出席,谁知道会被人解读成什么样。
说是这样说,但齐布琛还是做足了准备才进宫。
依然是永和宫,德妃的心情很不错,甚至看到齐布琛嘴角依然还有一丝笑意。
齐布琛当然不会以为德妃突然转性了,虽然她对宫中的消息不算灵通,但也知道胤禵的后院有人怀孕了,比她的月份还大些,有六个月了。
不止十四,十三的后院也有个侍妾怀孕,如今已经八个月。
最爱的儿子要给她生孙子了,德妃的好心情齐布琛很能理解。
第144章 定不负你
德妃的眼神在齐布琛的肚子上顿了一瞬,又若无其事地略过。
齐布琛没发现,她余光看见以往九格格坐的位置,有些伤感。
九格格在三十九年被封为和硕温宪公主,不知康熙怎么想的,明明德妃和孝懿皇后有纠葛在宫里人尽皆知,他偏将温宪指给佟家的舜安颜。
不过温宪嫁过去后因德妃常常召她入宫,倒也过得不错。
只可惜才刚二十岁的年纪,却在去岁因为随驾去热河而中暑,一病没了。
德妃自是痛不欲生,但这事怪不上别人,她连迁怒都不能,一直郁郁寡欢,直到胤禵侍妾怀孕才打起精神来。
在永和宫惯例被无视,直到去见太后的时候,才总算有人问起齐布琛肚子的异常。
“回皇瑪嬷的话,太医说我这一胎可能是双胎。”齐布琛大大方方地道。
太后喜上眉梢:“双胎?双胎好啊,皇家还从未有过双胎,老四家的是个有福气的!”又吩咐身边人,“一会儿记得提醒哀家,让老四家的多注意休息。”
康熙在乾清宫大宴群臣,太后率嫔妃在坤宁宫大宴命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