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2章(2 / 2)

你看你们主治医生问我治疗意见,我提过啥意见?我就有帮你们扛雷的觉悟就行了。谁来挑事,谁欺负我们大夫,我出去站台,我找人,抚顺这地面谁我不熟?但是我只会写写稿子,笔杆子行,写点儿什么《临床医生的奖励制度》《医保超额后急诊病例的财务流程优化》,我在医院这三十多年,医术没啥长进,做买卖一把好手。这样长期看,对医院是没好处的。不过院长这位置我喜欢啊,有面子啊,你让我辞职让贤这肯定做不到,谁提我收拾谁。当然,以后这医院啊,还是得懂业务的人来干院长。领导不懂业务,或者知识储备落后于业务现状,他就不能理解医生的困难。我也夸自己两句,我有一点好,我从来不会不懂装懂。所以你们放心干,编制啥的我尽快安排,不用你们催,我自己就知道着急。”

陈俊南等院长吃完走了,在旁边就对刘铮亮小声说:“看见没,老龙头对你相当满意。”

旁边一起吃饭的急诊科赵主任说:“人啊,贵在有自知之明。咱们龙院长在学术上跟大医院的院长比不了,他知道,所以临床的事,他从来不瞎指挥。你俩就踏踏实实在这干,我估计再过一年,咱们医院就得被盛京医院收编了,到时候沈阳那边肯定派高学历的医生来。到时候那帮小兔崽子肯定欺负咱们这帮人,一瞅咱们一个个都是什么沈阳药科、锦州医学院本科毕业的,还是抚顺小医院坐诊那么多年的,那鼻子不得长到脑瓜顶上去呀?到时候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给我们提气。咱抚顺人也有自己的博士,也有自己的好大夫,让他们来了也得跪着,老老实实的。”

刘铮亮谦虚地说:“咱们这行,哪能看学历呢?我导师就是最后一届北大医学院本科毕业,咱们这行,就算念到博士,不就也只是一个入门的嘛,手术在旁边看着、打个下手的人。现在是教育规模上来了,大城市大医院开始提要求了,外行人不懂而已。”

车明明回复道:“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多念那么多书,你是跟着导师学东西,咱们本科毕业的很多知识只能从临床学。俺们学得术多,你们学得道多。就比如上个月,那个心衰的老太太,你不说要给她紧急补钾,我就想不起来。课本里都学了,可是病征一复杂多样,掺杂其他疾病特性,干了六七年临床的大夫还是分辨不出来。这时候,还是得跨学科、见识多的人行。”

陈俊南说:“这就像国防大学毕业的和士官学校毕业的比打靶,国防大学毕业生未必就能赢。但你要说战场协调和多兵种指挥,那还是国防大学的有经验,人家上学学过。打靶可以慢慢练,指挥能力的培养,那肯定需要更长时间。”

几个人正吃饭,这时车明明的电话响起,又来新病人了。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从救护车上被抬下来的时候哼哼唧唧,话也说不清楚,声音沙哑着说太热了。

陈俊南看看天气,心说抚顺三月份最高气温才十度,不热啊。

车明明就问:“什么毛病啊?”

急救护士说:“刚才在家晕厥了,在救护车上醒的。”

刘铮亮问随车的家属:“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患者家属是他媳妇,摇摇头说没有。

先拍片吧。

拍完片,刘铮亮一边用听诊器检查,一边观察患者的皮肤和面部,突然他的注意力停留在了患者的手上。一根根手指跟香蕉一样粗,指尖粗壮。刘铮亮又仔细听了听听诊器,重点听心肺。同时要求给病人抽血,血常规和各器官功能检测全都过滤一遍。

刘铮亮放下听诊器,转头对患者家属说:“目前看精神状态看不出什么,但是我建议你马上去内科挂号,心肺有些问题。我怀疑——”

患者家属一个凝视摇头的动作让刘铮亮没再说下去。刘铮亮让陈俊南继续检查,走出急诊室,示意患者家属跟着出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