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又给那女娃娃诊了个脉,权当付了阅览的费用,人情不好欠,能当场还上是最好了。”
穆医正慢悠悠解释完,微阖双目诊脉,皇帝也暂停开口。
“脉象平稳,还有点上火,饮食清淡些即可,无需服药。”穆医正简单说明龙体情况,写下脉案交给皇帝过目之后,交由大太监福喜亲自用印,穆医正也加盖手印之后,仔细放进药箱收好。
“盼了一冬的雨水终于来了,朕放下一桩心事,浑身轻松,你这把脉一如既往地准。”
皇帝哈哈朗笑两声,接过今岁新上贡的明前龙井啜了一口,谈兴未歇。
“那丫头身患何疾?脉象可有异处?”
穆医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并无疾病,只是气血两亏,又逢初朝,虚得厉害了些罢了,开了副养身子的方子,未见何处异常。”
皇帝微微挑眉,兴味瞧他:
“相貌如何?”
穆医正有一说一:
“虽未完全长开,已能瞧出几分清丽,是个小美人胚子。”
“清丽。”
皇帝重复了他的用词,似是臆想了下,又问:
“比之丽嫔如何?”
穆医正惶恐告罪:
“臣不敢妄议娘娘。”
皇帝无趣地摆一摆手。
“朕与你闲话,休如此作态。”
他到底顾忌着帝王形象,不好传出个昏庸好色的名声来,只得将话挑明了问:
“朕听闻,那杨锦鸾自称梦中遇仙,很有些奇妙本领,就想问问能得此奇缘者面相如何,并无他意。”
穆医正连连应是,极其上道地拍了几句龙屁,才终于说了句干货。
“臣不懂看面相,只觉得小丫头面善可喜。脉象上臣倒是能说道两句。”
“她幼时必定吃过大苦头,亏空了底子,近来才有了好转。如同枯木逢春,气血虽还虚弱,但沉疴尽去,体内血脉通畅,气息纯净,难得的通透无暇的体质,难得。”
“你看她是否服用仙丹?”
皇帝眼中闪过一抹炙热,并不讳言。
穆医正城诚实地摇头:
“臣不知。”
皇帝目光悠远,良久又端起茶杯啜吸一口。
“朕服用的丹药,已然是终南山进献的极品,可朕的身体依然一日老似一日。若是能将体内沉疴尽去……”
穆医正低垂的睫毛颤了颤,没敢接话。
皇帝畅想片刻,又是嘿然一笑,继续问道:
“听说她还会画符,你没求一张?”
穆医正恭恭敬敬答:
“微臣去时,那杨氏女已经服用安神汤,一直未醒,不曾聊过一字半句。”
他又补充:
“不过那些方子,虽元千户托词乃是自天下各处搜罗而来,但其中不乏剑走偏锋另辟蹊径等匪夷所思之法,微臣以为,并非如今杏林所通用。”
“经皇上这一提醒,微臣突发奇想,难道这些药方,也是杨氏女自仙界所得?这就说得通了。”
说着,他喜形于色,大礼参拜:
“天赐杨氏女携带甘霖,为我大炎苍生解除病痛之苦,臣为大炎贺!为陛下贺!”
第71章 有舍才有得
“你呀,又给朕来这一套。”
皇帝慢悠悠地啜口茶水,没接他的话茬,龙目微垂,遮掩住眼底一抹轻嘲讽。
“朕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孙子都好几个,成天忙于政事,哪里有那些个寻花问柳的心思。爱卿多虑了。”
“臣不敢!”
穆医正噗通一声跪倒,连连叩头不止。
皇帝拿茶杯盖轻轻刮着杯口,听了十来声砰砰闷响,这才将茶杯搁到桌上。
“你这是做什么。咱们君臣闲话,无须拘礼,起来吧。福喜,看座。”
大太监颠颠地亲手搬来把太师椅,请穆医正坐下。
穆医正道谢,端正身子只坐了个椅子边儿,面不改色地练扎马步的功夫。
“那些方子可有用?所治何症?”
皇帝漫不经心地问。
“风痹之症。”穆医正恭声回答,“至于效用如何,暂未可知。都是些偏方,有些甚至连药材都不用,无法推测其功效。”
“风痹之症。”
皇帝咀嚼着这四个字,又哂然一笑。
“元长庚为唐骏那老匹夫求的?他倒是念顾旧情。”
穆医正不敢接话了。
皇上继位以来着重打击武将一派,大力扶持文官一系,不时加开恩科,为朝廷选才取士,朝中风向早就变了。
像是那元长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好好一个功臣武将之后,落得个全家抄斩不得不投身锦衣卫的下场,明眼人谁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可谁又敢管?
就连成天吆喝着要替天行道的白莲教妖人,都还是元长庚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