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府上谁见了这孩子都得夸赞两句。这不,在这孩子的努力下他不到一岁半就能走路了,只是他一直自己坐着发呆就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一般都是爱哭爱闹的年纪,柳青鸾害怕小凤岐有什么病症,于是特意请了好几位大夫来为他诊治。
谁知那些大夫看完之后都说小凤岐没病,健康得很。
柳青鸾因为小凤岐而短暂忘记了失去丈夫的痛苦,可是当她看到小凤岐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便心里难受得紧。她为了能让小孩子高兴起来也会买一些民间新鲜的玩意儿给他,有时候也会带他去见一些邻家比他大的小孩子玩。小凤岐天生长得便冰雪可爱,那些大孩子看见他也忍不住想要上前跟他玩,只是他总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柳青鸾每次买拨浪鼓,小木马,小糖人,小泥人这些玩意儿的时候小凤岐眼里总会闪过一道泪光。渐渐的,柳青鸾还以为小凤岐很不喜欢这些东西,于是她也便也不买了,直到有一日,她想买些新鲜玩意逗小凤岐笑的时候,小凤岐指着那些除了柳青鸾给他买的玩具还有宣世珣送来的一库房的东西后一语一顿道:这这些,很很好,不用再买。
这是柳青鸾第一次听到小凤开口说话,他离刚会走路才不到两个月,但此刻他却又学会说话了。柳青鸾惊讶到连自己手里买来的瓷娃娃都掉到地上摔碎了。
第114章
柳青鸾怔了片刻后忙跑到小凤岐身边抱起了他:我儿, 你刚才说话了?
小凤岐点了点头,随后他伸出柔软温热的小手绕过了女人的脖颈抱住她:嗯,阿娘。
小凤岐这一句阿娘直接让柳青鸾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她唯一的孩子, 而开口叫的一个人便是她这位阿娘。
因为这小孩才十八个月就会说话了,所以在扬州那一块都称他为神童。在小凤岐会说话之前从未有人教过他谁是他的阿娘,谁是他的祖父、叔叔、伯伯们,但他却能准确的喊出每个人的称呼。如此一来,那些人便更加确定这小孩便是担负起他们宣氏一族命运的凤命之人。
宣凤岐两岁时便已经能看书了, 他年纪尚小,宣家自然也没有请过教书先生来教过他, 但是他所看的那些书里面的那些字绝非一个两岁孩童能看懂的, 他虽然没有一个大人看得那么快,但他却能完整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
这种事情放在普通人身上当然是不可能,可是这孩子还未出生前便被人说是身负凤命之人。宣氏族人都相信宣凤岐是神明转世。
虽然小凤岐在读文解字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但他却整天闷闷不乐的。等到他再长大一些,他便向宣世珣提议不想让世人议论他神童的名号, 一来他不想引人注目,二来他确实不是什么神童。
当时小凤岐才堪堪三岁,他那个时候就已经将古往诗集倒背如流了,就连宣世珣问他诗书中的含义时他也能答上一一二来,再这样下去他都不用给宣凤岐请老师了, 而是由小凤岐教族中的那些孩子们。
宣世珣听到小凤岐亲口说出他不是神童的话还是有些讶异的, 因为这个世间再也找不出跟他孙儿一样不到三岁就能将书中诗文倒背如流的孩子了。不过既然小凤岐不想让别人议论他,宣世珣却是可以办到的。而且若他神童的名声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或者引起别有用心之人的注意,到那个时候他就危险了。
这么多年来宣世珣一直记得当年那道士说的话,这孩子若想平安度过一生要一辈子待在这里。宣世珣答应了宣凤岐的请求, 当别人问起他如何把小孙儿教得如此好时,他便道他那儿子未去玄都赴任时便天天抱着三千诗集与妻子畅谈,或许那个时候在腹中的婴孩就听到了吧。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宣世珣的借口,宣玉清还未离开扬州的时候,柳青鸾肚子里的孩子也才不过一个月。那样想的胎儿连手和脚都没有长出来,又怎么会听到那些大人谈的诗集呢?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认同了这个说法,毕竟皇帝之前盯上过他们宣氏一族,他们此刻更该谨小慎微才是,更别说宣凤岐此刻是他们全族的希望,他们自然不希望这孩子因为这些流言而受到困扰。
那个时候有一个女孩叫青婉,她在家里是老幺,排第四,所以大家都叫她四娘。四娘比宣凤岐大三岁,而且她是在柳青鸾刚怀孕时被接到宣家来的。那个皇帝当时盯上的不仅有宣氏,还有柳氏一族,四娘的父亲不想她被牵扯进皇族与世族的争斗中,于是他便想尽办法将四娘送到了宣世珣那里。起码那时宣世珣那里还是安全的。
四娘的父亲是柳青鸾的亲哥哥,柳青鸾也对这位亲侄女如亲生女儿般。只是她觉得自从那个小婴儿出生后,柳青鸾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孩子身上了,比如她的姑姑已经很久没带她出去玩了,也没有给她买过好吃的了。尽管这些东西宣府里并不缺,平日里也有几个丫头下人陪她玩,但她看到平时该属于自己的关爱被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夺走还是有些不开心。
她知道这府中的每一个人都把那个小孩当成个宝贝,她纵使不开心却又不敢对那小孩做什么。她那个时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