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先稳定的肯定是宗亲,”鲁王好歹也在姜衡身边长大的,“海贸收益,不出意外,国库占大头,九哥自己一部分,然后是宗亲,最后是朝臣。正经收益多了,朝臣再贪,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不过朝堂上,参奏二人的折子也还是愈发多了起来。】
【终于,弘德三十四年,陈召棠卸任左相之职,乞骸骨,加封太子太保,许鸿卸任户部右侍郎之职,加封太子少傅,回武定侯府给武定侯养老了。】
【鹤仙也终于正常上朝了,原来的右相,终于升任左相。
就在朝臣以为,好日子要来了的时候,一纸诏书,广宁侯回京,无任何衔接,任右相。】
第37章 弘德晚年
他们在这一刻,默契的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左相,到底是谁?
他们早已知道了广宁侯是何人,也早就明白广宁侯这个右相只是一年过渡,所以,把右相升左相,只是给人家广宁侯占坑罢了。
好惨一丞相,头顶的左相好不容易退休了,结果被空降,空降没了,最后还得为年轻人让路。
【鹤仙和左相亲自带广宁侯熟悉政务,鹤仙为此甚至老老实实上了一年的朝,就在朝臣放松警惕的时候,左相乞骸骨,广宁侯任左相,总揽朝政,鹤仙重新回道宫修炼。
逢五一次的早朝,鹤仙一个月能只上一次,其余时候由太子监国,左相辅政,但有个问题,太子称广宁侯师兄,广宁侯能朱批,太子只能提建议,监国的到底是谁啊?】
鉴正堂,蒯谌殷勤地给小扶光满上一杯果茶,“您老喝茶。”
杨乐安没眼看,“小孩子家家的,给他喝什么茶,果汁就行了。”
元泰帝对比了一下自己的两任太子,和弘德帝的太子,这一对比,自己简直是绝世好父亲!
【朝臣除了早朝,几乎很难见到皇帝,臣子劝谏皇帝勤政,勿要学秦皇汉武求仙的折子,均被压了下来。】
【莫说臣子,太子要见皇帝一面也难,也就太孙见鹤仙还相对容易,太子这才能稳得住。】
“不是说是圣天子,明君吗?这行为也不像啊?”
“笨蛋,人圣天子在为了百姓和贪官对抗呢!”
“是吗?对抗需要修仙吗?”这不对吧?
“我觉得就是老了昏了头了。”
“你可闭嘴吧,别什么都说出来。”
也就是现在皇帝不是暴君,要不然这言论,哪儿能这么轻松。
“老十,你能看出这是哪一出吗?”
面对哥哥们的目光,老十挠了挠头,也有点拿不准了,“有了徒弟,可以偷懒了吧?”
【这时候,就有官员另辟蹊径了,陛下,您不是要修仙吗?微臣对这也略有涉猎,进献道长,琢磨青词,主打一个佞幸之臣,鹤仙对此什么态度呢?真召见了!】
【一时间,朝堂上广宁侯坐镇一言堂,真正的君主在道宫与佞臣论道,就这样一两个月,鹤仙甚至开始给这些臣子赏钱赏宅子了,佞臣当道了啊!】
朝臣紧张地望向元泰帝,陛下,您管管太子!这可不能跟着学坏了!
姜衡神情无辜。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好哇,陛下年纪大了,果然开始放纵了!
一时之间,忠心耿耿的臣子被挡在道宫外,与广宁侯一起兢兢业业支撑朝堂,心思不正的奸佞则逢君之恶,企图趁机走上人生巅峰。】
【直到某一天,有个叫庖袆的幸臣,收了底下人孝敬的田产,被放在了鹤仙的案头,鹤仙终于终于上了朝,所有以修道试图惑君的臣子,全被查抄了个底朝天,有连带关系的,也没放过,一并查办。】
朝臣放心了,合着是钓鱼执法,不是老年昏聩了,君主脑子还在线就行,脑子还在线就证明行事会有度,不会乱来……吧?
【此时的大梁,已经是四夷臣服,万国来朝,四方边域等待开发的区域很多,朝廷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对于世家等大族前往,也是支持的,朝臣族人想去,同样可以,只要有胆量,有的是田。
且海贸利益巨大,国库占一半,其次鹤仙和宗亲,然后便是按照官阶给朝臣相应的股份福利,这些利润,完全足够地多的朝臣按照田亩交税,并且还能剩下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贪污的臣子,可谓是在鹤仙的雷点上蹦跶。】
“所以官位还是要做大!”
“这不然呢,俸禄不也是分级的?这太正常了。”
【插一句,如今的东北黑土地自然是粮仓之地,可在当时,东北是真的冷,少有人愿意去,鹤仙看没人去,这不行啊,就给臣子们说:东北这块地,是块好地。
这不算是暗示,几乎是明示了。
心腹二话不说,直接派遣族人前去开荒,其余臣子心知鹤仙的意思,但去开荒,难呐!
去,得圣心,但是家里开销注定哗哗掉,不去吧,别人都去,上司或许记不得哪些人去了,但一定记得哪些人没去。可开荒的难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