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敢去西北?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暮歌不解,她同样派人盯着杨家,她没有接到消息。
覃家的情报网纵使比她的完善,也不至于能探听到她完全不知道的事情吧?
“是宫里的消息,太子妃派了人给贵妃娘娘送了信,经由贵妃娘娘的手,往西北派了几个人过去,听说那几个人之前都在荣阳公主手下做事。”
后宫里一些很隐蔽的事情,皇后都不一定知道,却瞒不过覃家,覃家往后宫送了两个女儿,淑妃更是在宫中多年,所以覃家后宫的势力庞大到惊人。
李暮歌不清楚此事很正常,良嫔本就不爱在宫里打听事,她没能从良嫔那里继承到足够多的情报网,现在的情报网都是李暮歌后来组建,能搜集到的情报相当有限。
“真没想到,杨家想让凌家背锅,凌家反咬杨家一口,让杨家陷入如今的境地,太子妃还能与贵妃合作,杨家还敢派人去西北。”
“杨家人狼子野心,只要还有利可图,别说是与昔日同盟再续前缘,便是杀父仇人,也不是不能握手言和。”覃韵诗对杨家人十分了解,那就是一窝子狐狸,能屈能伸,而且野心甚大,“况且,对于杨家和凌家来说,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有一同效力的主子,一些微不足道的矛盾,不值一提。”
李暮歌对这些世家大族是真服了,对于杨家来说,旁系被赐死还是被贬黜,都无所谓,只要主脉还在就行。
此次杨家吃得最大的亏,就是一个吏部侍郎之位罢了。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将朝野上下的大臣全卷进去涮了一遍,结果还是没能让杨家彻底败落,顶多算得上是一时受了伤,还不是重伤。
这就是顶尖世家的底蕴,。
杨家要是再经历一次类似的事情,可就没有苟延残喘的本事了。
李暮歌不觉得局势会如杨家所料想的那样好,旁系和嫡系同气连枝,就算做主的人能够理智分析,权衡利弊,其他人呢?
难道所有杨家人都能保证自己不会被亲情左右,时时刻刻做出最理智果断的决策吗?
李暮歌认为不可能。
李暮歌分析道:“杨家不可能对凌家毫无怨言,反之亦然。杨凌两家此番争斗,凌家大获全胜,好似没什么损失,但你别忘了,凌家的两位皇嗣全都死了,哪怕和杨家无关,凌家人也不免迁怒,况且,一开始杨家打算让凌家背下所有罪责,背叛之举在前,难道凌家能权当不知,心无芥蒂,继续与杨家结盟?”
杨家能做到这一点,凌家做不到。
覃韵诗缓缓点头,认同了李暮歌的说法:“殿下所言极是,杨家人自命不凡,从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觉得世上之人多蠢笨,唯他杨家是聪明人,自诩聪明之人,迟早会栽个大跟头。”
李暮歌听着覃韵诗的话,心里有些复杂,她可没忘颜家和覃家的仇,以颜士玉的性子,只要给她机会,她肯定会向覃家复仇。
覃家想要攀着她,赌一个从龙之功,好保家族三十年平稳,算盘打得响,最后能不能实现,却不一定。
与覃韵诗喝完茶,吃了顿饭,李暮歌下午回了公主府。
回来时,她发现府里多了不少十二三岁,长相秀气漂亮的孩子。
多为女孩,少有几个男孩。
询问过后才知道,全是翠玉买回来的。
李暮歌叫来翠玉问话,翠玉同她说:“殿下之前问过,为何买回来的孩子里少有小娘子,得知原因后似是心情不好,正巧今日奴又去人牙子那里,见人牙子要给青楼送人,就买下来一批。”
李暮歌闻言怔了一下,随后摇摇头道:“何必如此,这样做也救不了谁。”
“奴不是为救人,庶民困苦,每年都有很多庶民因饥寒而亡,真要救人,奴应该拿着粮食厚布,去受灾的地方赈灾,那才是救人。”
翠玉很清楚,她是宁家家仆出身,她没过过什么特别苦的日子,但她知道,当奴隶的人,这辈子过得十分受罪。
所以真想救人,应该直接断绝这些孩子沦为奴隶的可能,让庶民吃饱穿暖,能活下去,庶民也不愿卖儿鬻女。
“既如此,你买那么多孩子回来做什么?”
“因为殿下伤心,殿下在难过。”翠玉很少会用接近慈爱的目光看李暮歌,虽然李暮歌就是她看着长大的,但一人为奴,一人为公主,身份尊卑有别,不可逾越。
可翠玉还是想,十四殿下过得太苦了,若是可以,她想让十四殿下高兴一下。
李暮歌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千言万语堵在喉头,最后只吐出一个没什么意义的嗯来。
李暮歌沉默了很久,好半晌才问道:“公主府能放下那么多孩子吗?”
翠玉笑着点点头:“自然可以,殿下的公主府上有很多地方空着,只是之后不能从宫里要人了。”
“那就不要,宫里的人,我不喜欢。”
李暮歌真的很讨厌那座皇宫,她在里头死了无数次,她属于现代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