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那重阳糕也是出自她的手?听说还会做烧鸭烧鹅,真的假的?”
“娘知道的还挺多。”陶应策嘀咕了一句,点点头:“都是芝姐儿做的,厉害吧?她才十五,额,十六?”
陶应策略显迟疑地看向沈砚,沈砚点点头:“对,芝姐儿乃是五月十八所生,时年十五岁。”
沈夫人闻言,不由地看了一眼沈砚,并没再细问下去,而是侧身吩咐小厮将角子送到灶房里,打算今日晚食时送上餐桌,也好教诸人尝个鲜。
暂且不提陶府里诸人反应,林芝家过了立冬后便开始各种忙碌,尤其是宋娇娘,先去几家铺子查看冬衣,挑了几日才选了一家价廉物美的订上。
等回家以后,她便开始做鞋子,先做林森和沈砚的,两人的鞋子都需要保暖防水,外表又需朴素,故而她索性外层用布,而后做一层皮质内里,保证不进水不漏风,还能从外表看上去朴素无华。
此外,她还多做几个保暖厚实的鞋垫,踩在上面暖烘烘的,从外面看又是最普通的款式。
前面林森还念叨着不如去铺里买一双得了,等穿着脚上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厉害了!”
林森提着袍子,在铺里走来走去,越走越欢喜:“真厉害啊,太舒服了!”
“哼哼,你之前还说去铺子买买就是,还说他们到底是专业的……”
“哎哎哎!”林森脚步一顿,赶忙转身来叫屈:“前面半句话我是说了,后面半句话我可没说啊!我纯纯是心疼您啊娘子!”
“芝姐儿,你得给爹做主!”
“芝姐儿,你站在谁这边?”
“……”林芝看着夫妇二人,面无表情撩起帘子进灶房了,由着两只戏精在外面吵吵闹闹。
这几天,林芝也忙得厉害,正在准备冬至节要推出的吃食。
汴京城里的百姓,都会在冬至那日吃馄饨,便有混沌初开之意。富贵人家会将各种馅料颜色模样的馄饨放在金银器里,称作百味馄饨。
与现代馄饨只要品尝馄饨不同,时下的馄饨还重视汤汁与浇头,会在煮熟的馄饨上加入鲜鱼、黄鳝、螺片、鸡肉等配料,再放入烹煮调配好的鲜汤,可以说每家铺子各有各的味道。
时下亦有人称百味馄饨,便是在汴京城里每家铺子都能吃到味道不一样的馄饨。
林芝对馄饨自是信手拈来,就是这配上浇头的馄饨,让她总有些怪异感。
故而这几日,她索性去市井上吃了几家有名铺子的馄饨,如今正在铺里试做一二,准备待会让诸人尝尝,挑出那几日售卖的款式。
第74章
其实林芝尝过汴京的馄饨后,心里便有了想法:或许馄饨之所以渐渐变成重内馅、轻汤头的模样,正是因为内外味道不兼容。
尤其是汴京城里的铺子,大抵是“百味馄饨”的名声太响,各家都绞尽脑汁往碗里堆东西,馄饨馅用了虾肉猪肉,那汤就得配羊肉高汤,浇头还要加上各种海鲜,恨不得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塞进一个碗里。
林芝想到这里,忍不住回想自己吃着雪菜猪肝浇头,喝羊肉高汤,吃着虾仁猪肉馅的馄饨的感受。单拎出来每样都好吃,混在一碗里,却是教人说不出话来,头一回让她生出这超乎寻常的敏锐味觉还是别存在了的微妙念头。
对此林芝只想说:不如大家别折磨馄饨了,去做佛跳墙吧!?
另外,时下的汤饼也是花样百出,浇头越来越丰富。
林芝甚至发现,市井里不少铺子平日只卖汤饼,只在立冬到新年这段时间才加卖馄饨。可见这浇头繁杂的百味馄饨,在汴京已隐隐朝着时令食物发展。
故而林芝思考之后,准备反其道而行之,制作两款馄饨:一种是轻汤头重内馅的馄饨,还有一种轻肉馅重汤头的馄饨。
等打定主意,她便扎进灶房里忙活起来。第一步当然是做馄饨皮,馄饨皮要比角子皮更薄,更透亮,秘诀便是往面粉里加一些碱。
林芝的动作麻利,不过一盏茶功夫便揉出光滑的面团。
趁着醒面的空档,她取出一长条猪板油,先将其切成骰子丁大小,随即又把葱姜蒜也切成细末,最后再将胡麻和八角也研磨成粉。
准备就绪以后,林芝往锅里倒入菜籽油,而后倒入猪板油慢慢炸制。
等到猪板油缩小,变成金黄的油渣时便可捞出。林芝顺手捞了一颗,别说刚炸好的油渣油香油香的,怪好吃的。
林芝将油渣放到一边晾凉,再把葱姜蒜末一并倒入油锅里。趁着小火慢炸的期间,她将油渣切成细末,与胡麻粉和八角粉堆在一起。
待葱姜蒜末也炸到金黄,刚刚备好的三种粉末也齐齐落入油锅。
稍稍炸上片刻,便可以盛出加盖放凉,只要再等上那么一会儿,掀盖便可以见到馄饨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黑葱油。
至于馄饨的内馅,自然是最经典的猪肉馅。内馅剁到带有颗粒感的程度,再往里加入盐、砂糖、鸡粉、酱油和鸡蛋等物,搅拌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