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提及,免得生出些风言风语来,知道了吗。”
姜丰年和李七巧立马应声,众人这便上了马车,要往安和巷那边去了。
南纪国重视经商,除了边境州府,其余地界皆是没有宵禁。
有着田知县在前面带路,就也省了不熟路的苦恼,才没一会儿,便是到了地方。
马车停在巷口,未等姜家人全下来,远远的,就见一个瘦弱身影,正蹲在一间染坊的大门口,看起来甚是孤单。
李七巧眼尖,借着月光照亮,头一个就认了出来,“引儿!是不是李引儿在那边?!”
听见唤声,李引儿显然没反应过来,站起身僵住没动。
直到冯氏抱着小糯宝下了马车,都朝她那边走去,李引儿才敢信是来寻她了,不由小跑着过去,扑在冯氏怀里。
“引儿姐姐~”小糯宝探出脑袋,伸出胖手想要摸摸她。
李引儿反握住糯宝的小手,委屈地抽抽鼻子,又不由感动起来。
“糯宝,婶子,姜大哥,姜二嫂,你们是专来找我的吗?”李引儿眼圈泛红,带着几分受宠若惊。
冯氏叹口气,点头应她,“傻孩子,这还用问吗,也多亏了锦娘来提醒,我们才知道你出了事,不敢耽搁,就连夜出来寻了。”
待说上几句,得知引儿确实未伤一毫,众人才算是踏实下来。
“对了引儿,你是咋想到,把那王小莲和李大康卖了的?”李七巧拉着她的手问。
李引儿擦擦泪眼,破涕笑了,“我虽不咋济事,但在仙泉居做事这么久,也跟着婶子一家学到不少东西,怎能轻易让王小莲和我爹得逞,不然岂不给咱仙泉居丢人。”
临出门前,她就担心王小莲使诈,特地揣了银两在身,以备不时之需。
等到了媚香楼,那老鸨自是认钱不认人,见她肯倒贴银子卖爹,自是什么都依着她了。
姜家人都笑着拍手,忍不住夸她机灵。
这时,小糯宝抓着引儿袖子,脆生生问:“引儿姐姐,那你为啥不回村子呢,是来这里等文才锅锅吗?”
一提到李文才,引儿的神色又瞬间黯淡,跟着叹了口气。
第254章 失踪的他
冯氏看出端倪,拍拍她肩膀问。
“怎的了,可是文才有什么不妥?”
此事说来话长,李引儿看了眼田知县等人,“婶子,这么晚了,难为你们为我这般折腾,要不咱还是先回村吧,等回去后咱们再慢慢说。”
冯氏想想也是,不好再叫衙门的人跟着受累,便掀开马车帘子,带着李引儿坐到了一侧。
小糯宝由着二嫂抱着,坐上了另外一侧的位子。
姜丰年拱了拱手,谢别了田知县,这便跳上马车,咯吱咯吱地往大柳村赶。
比起来时,这回程的一路上,众人可是都轻松了下来。
小糯宝扛不住困,趴在二嫂腿上,没多久就小猫似的打起了呼噜。
冯氏时不时点头回应,听着引儿细说。
这才知,原来此番引儿去了安和巷,竟得知李家出了大变故。
原本,她是不放心文才,好歹姐弟一场,想去看看可还安好。
但到了李大康做掌柜的那家染坊,却见大门已是紧闭。
打听了邻里才知,不久前李大康的婆娘,不仅偷了账面上的钱,还打着李大康的名头,坑了几家布行的定金银子,已经跟同乡的男人跑路了。
而李大康一夜之间傻了眼,被染坊东家、和几家布行一起讨债,早就是有家难回。
后来便染上了酒瘾,成日宿在街上,整个人性情也是大变。
“你爹当初抛妻弃女,是自作自受,没啥好可怜的。只是文才,怕是要跟着遭罪了吧。”冯氏怕吵醒了闺女,压着声音说。
李引儿掩着难受神色,微微晃头。
自打上回,李文才被他继母逼着,偷了书院东西后,没几日他继母就把其带回家,不许再念了。
“之后,文才一直在家闲着,听邻里说,他还经常跑去别的书院偷听……不过前些日子,我爹酗酒成性后,好像就没人再见过文才了,我也不知他去了哪里……”李引儿担忧地捏紧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