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9o5节(3 / 4)

标围绕着高地附近的一个并不起眼的建筑群。在这个被中国人称为奥古斯托夫区的小水泥村落附近。龙军的部队和苏军的部队展开了连番的恶战。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该处地域已经几度易手。

战斗到当天晚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架桥的工作终于取得了突破。工程兵在当天入暮之前便顺利的完工了第一座大桥。1分钟之后,第一辆满载着士兵的军用卡车便驶过了大桥,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他们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增援物资和步兵部队。

现在,龙军终于突破了涅瓦河,而胜利距离他们是越来越近了。

7月25日,战争的恐惧在蜷缩于城堡山地下墓穴和隧道的数千名平民中流散着。罗马教廷驻斯大林格勒大使助手安哥洛罗塔神甫后来描述了这段梦魇般的景象:“虽然苏维埃俄国并不承认教廷和红十字组织,但是我们仍然获准进入斯大林格勒这个城市。我们只穿过了胜利广场——在那里我们评估了已经不复存在的罗马教皇使节楼,这栋楼将这里和喀山大教堂分开。这虽然只是一段很短的路,但却是怎样的一段路啊!教皇使节楼旁边的是冒着熊熊烈焰的原俄国外交部、现在的斯大林格勒医学院大楼,广场对面的原国防部也同样陷入一片火海。即使是冬宫也有好几处在窜着冲天的火柱。广场上到处都是弹坑,战壕和残骸……只有火焰在照亮我们面前的道路。在冬宫里面,我们沿途的每一个大厅和走廊都挤满了受伤的人们,手术就在普通的桌子上进行着,到处都是哭喊和哀号……这简直就是地狱!”

在莫斯科站、古登诺夫酒店以南,筋疲力尽的守卫者还在近似疯狂的和龙军步兵以及坦克撕杀着。从龙军开始渡过涅瓦河的短短的一天时间,激战终于打进了斯大林格勒地区最后一个主要据点——南区火车站和宫殿区一带。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俄罗斯的地标—冬宫!

当然,这里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龙军部队的增强最终失守。此时,龙军已经压到了涅瓦河南岸的格列特山北面和西面。在苏军几乎损失了仅剩的火炮的一半后,苏军的两个近卫民兵师的士兵们终于顶不住了:龙军第83步兵师在发动一轮突击之后,在一片瑞典人和芬兰人所建造的别墅之间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与此同时,激烈的白刃战从一栋别墅打到另一栋别墅,其它突击队伍则渗透入了格列特山和胜利广场之间伊萨基辅东正教大教堂,守军的最终防线即将瓦解,现在龙军地先头部队现在只需10分钟就可以抵第一个目标——冬宫!

一名名叫皮特的孩子后来回忆说:“那真是一段可怕的日子。当时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记得在被围的大部分日子,我们都待在点着蜡烛的地下室里,四处堆满了储存的食物和煤。整座城市被震得四零八落。晚上一名年轻的士兵进来地下室和我们待在一起。我记得他叫伊万诺夫,只比我大几岁。他因为想念家人而忍不住抽泣了起来,他说他不想一个人死在斯大林格勒。我的妈妈和伯母都尽力去安慰他。可是有一天他再也没有回来。我们全无时间概念,我妈妈被十二月革命岛上被中国轰炸机射击的高射炮声搞得几乎神经崩溃。每天都会有几枚炸弹会击中我们周围的建筑。有一天战斗的声响变得很近,我记得一群年轻士兵在我们的房子里布防,他们叫我们待在地下室里。不久,后楼上传来一阵很可怕的喧闹声、呼喊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机枪的扫射声、来来回回的靴子重踏声和人的惨嚎声夹杂在一起。透过窗子我看见在我们的花园里,一名中国士兵用靴子踩在一个被俘的苏联士兵头上,然后用枪口顶着他的脑门扣动了扳机……”

随着所有解救希望的破灭和弹药补给的耗尽,斯大林格勒要塞的抵抗正在划上句号。7月26日15点50分,霍津中将守军发出了如下电文:“我们的补给已经用尽至最后一个弹夹,现在的问题是被俘还是试着拼死一搏,逃出包围圈。因此,我将指挥剩下那些还可以作战的人发动突击。”

但是对于坚守在阵地附近的苏军官兵和其他被围的赤卫队民兵士兵们来说,这个命令下达得实在太晚了。尽管如此,残余的队伍还是在谨慎的作着突围前的准备。为了轻装上阵,所有耗尽弹药的重型武器都被捣毁。

当天夜间,苏联的飞机在斯大林格勒空投了6吨粮食和一些药品,但是,这点对霍津来说几乎和没投一样的物资当然改变不了他的突围设想。

22时,霍津带着计划去见日丹诺夫,可对方却拒绝突围。他告诉霍津,即使逃出斯大林格勒,也只不过是从一个“大锅”跳到另一个“大锅”,而且作为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党政军总负责人,他也不能回去和巴甫洛夫那样被枪毙。他宁可在他的办公室去迎接最后的时刻。

而此时,战斗仍然在斯大林格勒的大街小巷内继续。在残酷的巷战中,很多被伤员和民兵往往因为没有军装而被龙军处决,因为对于许多杀红了眼的士兵,按照国际法规定,不穿军服而手持武器者在战争中是不受保护的。当然,苏军的nvd特别部队也在冬宫前的广场上枪杀了龙军战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