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去准备。
近一千甲骑具装,脱离骑兵队伍,向北而去。
李瑄又传令平夷守捉使曹盛宁,让他率领两千士兵通过渡口过河后,先一步向安乡城移动,迂回至吐蕃步兵的侧面。
待甲骑具装冲过后,平夷守捉的士兵突然杀出,配合镇西军、漠门军,对吐蕃步兵进行绞杀。
“将军,我们的甲骑具装一旦露面。吐蕃骑兵可能会向我们冲锋,殊死一搏。”
高适将自己能想到的,告诉李瑄。
“我也觉得到那个时候,是我们决战之时。”
李瑄点头,并问行军司马杨绾:“我们一共携带多少铁蒺藜?”
“启禀李帅,所携铁蒺藜能铺开三亩地。”
杨绾回答。
“嗯!等我们甲骑具装冲锋的前一晚,将铁蒺藜铺设在我军阵前两里外。”李瑄向杨绾吩咐。
铁蒺藜就是刺马钉,采用一个四尖椎的造型,无论怎么布放,总是有一个尖椎会朝上。当敌人的战马猛冲而过的时候,就会刺伤战马的足部。这样能迟滞敌骑的进攻。
造成的杀伤可能不会太大,但能给吐蕃骑兵带来一定威慑性。
这对两方交战时的士气很有影响。
……
安乡桥上,吐蕃步兵不断通行,一直黑夜,两万步兵才全部通过桥梁。
吐蕃一共有五千重步兵。
他们将两千重步兵留在桥西,其他三千重步兵负责冲阵。
当两万吐蕃步兵,和三千重步兵全部到位后,轮到安思顺和钳耳大福警惕。
他们害怕吐蕃夜晚偷袭,足足安排五千名步兵在阵前守夜。
漠门军和镇西军的一千轻骑被李瑄吩咐作为游骑,在安乡城北方,以防止吐蕃游骑向北探查到唐军重甲骑兵在渡口过河。
谐拱认为时间不等人,他选择夜半子时,集中猛兵攻击唐军步兵阵形的南面,然后再派遣铁甲锐兵,进攻唐军的东面。
试图一鼓作气,攻破唐军步兵。
最好能趁乱拿下安乡城。
不过谐拱认为概率不大,一旦唐军被攻破,肯定会有一部分窜入安乡城,以高城而守。
子时,吐蕃步兵的阵地内,看似黑灯瞎火,没有动静。
但黑夜中,无数兵甲在快速走动。
“勇士们,唐人阴险狡诈,使我军已至困境。我们只有戮力同心,才能摆脱困境。此次进攻,不单单是为了军功和富贵,也是为了诸位的性命。只有战胜这里的唐军步兵,我们才可能反败为胜。”
“本将立下军令,胆敢后退者,立即处死,家人贬为奴隶。如果有陷阵先登者,军功奖励以倍数算。”
“关键时刻,本将会亲披铠甲与诸位一起冲阵,请勇士们不惜性命,不要因为懦弱被杀……”
在行动前,谐拱恩威并施,鼓舞士气。
吐蕃士兵连日憔悴,恨极了唐人,他们露出凶狠的目光,势要将唐军步兵撕碎。
虽然骑兵大败,但远道而来的步兵还未见过血,他们不认为自己已经败给唐军。
吐蕃大军持盾牌,长矛,隐于黑暗之中,蹑手蹑脚地向唐军阵营南面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