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4章(1 / 2)

“我说,这狄人可真够烦的,哎,池小郎,你最近有时间写信嘛……”

李树知道,这洛都来的郎君有一个心上人,她的信辗转山水而来,那个时候,是池暮最似一个寻常少年的时候。

李树便时不时起个由头,揶揄几句,拉近一下与未来上峰的距离——

玄衣的青年骤然回身,李树一愣,便见雪色的雁翎枪高起,他慌了:“不好意思池小郎,我不……”

玩笑还是不能总开啊……李树恍恍惚惚地想,瞧,让人生气了。

然而长枪从他身旁擦过,劈开风声,李树听到了重物轰然倒地。

他迟疑着回头,低头看去时,才知道是一个未曾死透的狄人,在他身后挥起了长刀。

李树咽了口唾沫,熟悉的在月色下的恐惧重新涌起。

池暮垂着眼,看着那狄人咽了气。他提着长枪,久久的不语。

祁连山下的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夜夜游荡在边境,在草原上生生不息。

宣朝的岁贡,还能填平他们的贪心吗?

直到李树为他的沉默所慌张,他才分出神来安抚他。

少年秀静的桃花眼弯了弯,半开玩笑道:“现在有时间了。”

狄人的首级堆起了池暮的战功,背负的长枪则在边境造就了他的声名,曹垠渐渐开始发觉,自己临时起意,却似乎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他这半生,都在宦海中沉浮,最终,接手了一个摇摇晃晃的霖州。

但池暮却那样年轻,年轻到鬓藏白发的曹垠生出了点别的盼头。

他在某个夜中与这个少年长谈,决意把他的筹码加注到他身上。因为霖州迟早要破的,霖州破,江山焉存?

曹垠想,找个能守的人,多守一守这满目疮痍的霖州。

而洛都的圣人尚不知道,霖州的百姓以为玄枪营的英魂又回到了人间,他俯瞰着他的儿子们的争斗,觉得终于到了划上暂时的句号的时候。

当皇帝允许他的第四个儿子入主东宫时,洛都的冬日也终于来了。

满城寥落的枯叶,平添了森寒的肃杀。

易主的东宫重新又热闹起来,臣子们也松了一口气。御座的皇帝是否是真正的圣人,没有人敢去评说,但他们都知道,他确实是个十分善于弄权持政的上位者,永安侯府的大火与朱雀大街的头颅足以证明。

但这一年就这样匆匆结束,来者不可追,宣朝的人很习惯于往前看。

他们开始称呼四皇子为太子,开始准备新年,准备给狄人的岁币,又换得一年勉强的太平。

朝笙在芳汀馆的高处,可以看到朱雀大街上渐渐挂起的灯笼,通明渠水系交错,灯火逐水而逝。

她与池暮阔别几近一年。

他的信转山转水而来。

霖州风土,草原无垠。

他和她说连绵纵横的祁连山,说他如何教授那些比他年长的士兵,也说他在日暮下巡守,驱走前来滋事的狄人。

他脱离了马奴的身份,在边境如鱼得水。

不过也有凶险的时候,狄人向来以嗜杀好战而闻名。

这挥斥长枪的年轻郎君也受过伤,回到营地里,他洗干净手上的血迹,展开信纸时,笔尖流淌出的字依然隽秀清正,末尾,仍是端正写下的“问郡主安”。

祁连山下,玄衣的郎君信马由缰,在州牧的默许下,他所教授的骑兵,或者说他所能指挥的人数量已到了千人。

狄人的头颅将他推到了千户的位置。

对于偌大的霖州来说,一个小小的千户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既无出身也无背景的年轻人而言,他在这个位置上,已能向上希图更多东西。

不过,历史的洪流向来轰轰烈烈淌过,大多数人都是洪流里的沙砾。

……

建昭二十年春,宣朝十四州辞旧迎新,庆贺新岁。

祁连山下,蛰伏了一年的狄人骤然起兵。

彼时,正是洛都最热闹的时候。

上元灯节,辉煌的灯火映得满城如玉宫。朱雀大街上,游玩的人们摩肩接踵,纷纷的脚步下,早已看不到冬日前的血迹。

昭阳殿中,四皇子坐在太子之位上,率领群臣,姿态谦恭的向皇帝皇后行礼。

腰如春柳的舞姬在靡靡的乐声中起舞,水袖翻转,荡漾出一个繁华的景象。

皇帝坐在最高的位置,俯视着他眼前的妃子、儿子、臣子。

他将他的第四个儿子定为了未来的继承人——但只是暂时的,他抿下一口酒,掩盖住思索的神色。

他仍要让他的儿子们斗,唯有他们各自结党,互相攻讦,他的皇权才会更加稳固……

忽有紊乱而仓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青衣的太监跑了过来,他散乱的呼吸都让乐声变得凌乱起来。

“霖州……狄人打到霖州里头了!”

他高呼,伏跪在地。

皇帝猛然站起,再想不起那些弄权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