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o1章(1 / 2)

“你大舅舅离得远,也见不到,便不告诉他们了,出宫本就是难得的恩赐,若是告诉他们,不小心被外人得知,反而惹祸,容易辜陛下。”

筠哥儿和凌小小乖巧点头。

筠哥儿也没好奇的问怎么不提二舅舅。

看过了苏外公,歇了几天,他们便出发去了广东。

广东那边,正是方郎中方三娘任职的地方,如今任职也一年了呢!

筠哥儿想去广东那边,凌小小自然不会阻拦,何况,她还没去过广东呢,反正只要在京城外,哪儿对她来说都新鲜。

“娘说广东那边有番薯,我还没吃过呢。”

凌小小对吃的不怎么好奇,好奇的是,“番薯,这是什么作物?”

“是外邦引进来的,目前就在广东和福建这部分地区种,产量还挺高,但是一直没有推广开来。”筠哥儿解释道,“说是口感不太好,百姓们不习惯,而且吃多了胀气什么的,还不能交税。”

所以就没有推广开来,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广东这边区域,两广其实都算得上很偏远,很难传到外面,传到京城引起重视。

当今之所以让方三娘第一站就来广东,便是因为广东穷,也是看看方三娘是否能能力拉起来偏远地方的政绩。

偏远区域,是最容易出政绩,也是最难出政绩的地方。

而方三娘不负所望,一来后没多久就发现了番薯这一作物,得知番薯的种植条件和产量后更是来了兴致。

口感差?慢慢习惯,高产量作物,在天灾年间是能救命的。

而且既然番薯产量高,易于种植,又便宜,人吃多了容易出问题,那动物呢?那鸡鸭牲畜呢?

更别提番薯的藤也一样能吃。

要知道,鸡鸭能吃蝗虫,是已经得到了证实的,却因为百姓没有那么多的余量去规模性的养殖,就是民间做生意的,也少有人大肆饲养。

那要是有了番薯去喂鸡鸭呢?

于是方三娘便这样试了。

更幸运的是,番薯这种作物,已经传到广东这边好几年了,番薯该如论种植,轮种,有无病变,只要多和农人交流就能得知。

要方三娘说,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尤其是她继续了解后,找到了两位农业大才,正是他们的一直无私努力,这才一步步将番薯的种植合理的在广东种植起来。

只是可惜这两位大才没有当官的心思。

而最难的宣传,也因为京中传来的话剧的消息,有了方案……

故而,这一年,方三娘十分的顺利。

但又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因此更加上心了几分对于广东这边的农作物情况。

也没有说有了政绩就马上离开这片穷地方。

等筠哥儿他们到的时候,就得知方三娘现在在港口。

“大人在港口那边巡视,运气好能从一些偷渡的商人手中买到海外的新作物。便是官方的出海队伍,大人都有去接触,拜托他们帮忙留意番邦的种子。大人说,既然番薯是从外面传进来的,那指不定还能从外面发现更多的作物。”

至于为何有些是偷渡的海商,便是因为大燕一直以来的海禁政策了。

张女史道,“这些从外面带回来的,都会在大人单独开辟出来的田庄里试种,没个两三年的观察和研究,是没法最终确定能都推广开来的,番薯到现在没出问题,只能说是运气好。”

毕竟,有两位农业大才,大才也只是农人,没有执法的权力,而很多时候,没有权力,是无法很好的推广或者控制作物的,所以说,番薯的传入,在之前的官府没有关注干涉之下,没有出问题,是真的运气极好。

所以如果可以,还是由官方,先行试种才更安全,因为普通百姓,并没有能力兜底。

“可要我带小公子去找方大人?”

筠哥儿看出张女史忙,摇头,“不用啦,多谢张大人,我等娘亲回来就是,不耽误你们。”

他们刚到,也累,倒不如休息一天,明天也去看看港口的海商。

海商啊,赚的都是赌命钱。

张女史虽然没有带筠哥儿他们去见方郎中,但是她清楚无论筠哥儿不去是因为贴心他们,还是自己累了,筠哥儿到了的消息都该及时告诉方郎中。

于是便让府中的小厮赶紧去了港口递消息。

温司庭在外游走,张女史守家处理内宅,孔女史性子大大咧咧,却见识不凡,番邦语言学得快速,留在方郎中身边跟海商和外商交流。

经过一年的磨砺,孔女史性格其实也沉稳下来不少,得到了消息也是先跟着方郎中先处理眼前的问题。

等处理好了,才给方郎中汇报。

“下人说是小公子的武师傅一路护送这来的,身边有小厮,还有一个凌公子,和小公子差不多年岁,让下人单独找了间院子住进去,一应待遇不能低了公子。”

方郎中擦完了手上的水,笑道,“我大概知道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