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8章(2 / 2)

官场选拔人才,一经考过立即就会授予官身。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一下子就上了心,再之后又打听到此次大考的报名费每人只需要一两银子。

办理手续也简便,本地考生只需要户籍证明就可报名,外地学子除了户籍证明,还需要路引。且考试时间只有一天。

一天时间而已,耽误不了什么,且户籍证明和路引每个出门在外的异乡人都会带在身边,只有报名考试的一两银钱对他有些困难。

不过,他也没有为难太久,他跟随的东家听说他有意参加考试之后,便答应资助他一两银子,无论考中考不中,这一两银子都不需要他还。

如此,魏星予便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

然而,当他坐到考场里时,后知后觉自己莽撞了。这次考试不仅不在府衙专门的号房内进行,而且规矩还如此松散,怎么看也不像正经的选官考试。

只是此时报名费已经交,再想反悔也不能了,于是只得心怀忐忑的等待开考。

监考老师解读完考试规则,再三确认过众考生听懂了后,时间便到了巳时整,监考老师开始下发考卷,考试正式开始。

每个考场都配有三位监考老师,因此试卷发的很快,不过半盏茶的时间每个考生都拿到了试卷。

沈星予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考卷,感受着手里细腻厚实的考卷他不禁有些惊讶,考卷所用纸张竟然比书肆里一两银子一张的宣纸质量更好。

再看卷面上由小楷书写的考题,字迹工整清晰,细细一嗅,还能闻道淡淡的油墨味。

这不禁让他产生了一丝新奇之感,不过如此还是不能打消他对这次大考的疑虑。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细看题卷。这一场考试名为申论,他学过四书五经,自然知道“申”出自孔夫子的“申而论之”,有“申明、申述”之意,“论”,有“论述、论说、分析”之意,连起来就是对政局有理有节的论述,从而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只“申论”之名,就有一种微言大义之感,魏星予再也没了对此次大考的轻视。

当他再接着详看试题时,不觉生出一种肃然起敬之感。

不为别的,只因满篇试题涉及到的全是关于时局政务的叙述。

比如第一题,题干内容冗长,大概之意就是说西北之地交通不便,有许多乡民种的果蔬收获满满,自家吃不完,却因道路难走,不能将多余的果蔬运到城里卖钱。

这样的例子,不止举了一例,足有三四例。

其中还列举了数据,说明若是乡民能够将自家的吃不完的农产品运到县城售卖,那么将会收获不少余钱,如此也可换得不少果脯的粮食、过冬的炭火和棉衣,来年青黄不接时就不至于饿死人,冬天也不会再受冷冻。

看完题干,再看问题:结合题干材料,谈谈该如何帮助乡民们致富?

这是一道有关民生的问题,沈星予思索着如何作答,额头隐隐见汗。

此时,他已经有些明白此次大考的意义绝对不是他方才想的那般,他不禁为自己方才只看表面就下定论的浅薄无知而汗颜。

不过,考场时间有限,他无心为这些事过于分神,神思一闪而逝之后,他便立刻沉下心开始答题。

如这般的民生问题,一共有三道,且一道比一道问的高深。

沈星予出身乡野,对于这些民生现象从前也见过,但从未深思过,因此作答的就有些缓慢,不过最后好歹是写了不少自己的见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