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烟湄身前,柔声问:
“这位小友近来可有脾胃失调,掌心多汗之症?”
食欲不济的林烟湄搓了搓掌心的汗渍,懵懂点着头。
说的还挺准。
“方才贫道因久坐看诊疲累,起身走走,恰好在门前听见二位交谈。遥遥的,贫道擅自观瞧这位小友的面色,猜测她或是被体寒脾虚困扰,故来提个醒,枇杷不适合脾虚者食用。”
“原是如此,受教了,多谢。”
江晚璃眼底汇起光亮,口吻明显谦和许多:“您便是此处接诊的仙人?”
“家师乃安清观观主怜虹法师,师祖和师傅在此义诊已逾三十年,若非近年老观主云游它处行医,平日我们也得空下山去走访的。”
不待道人接话,她身后跟着的一个青涩少女,特别欢喜地抢先报起了家门,话音轻快,想必这师门,她是十分引以为傲的,巴不得将师门善举传的人尽皆知。
“不得无礼。”
怜虹法师轻斥徒儿一句,又转眸拈指一礼,与江晚璃赔罪:“小徒年幼,万望海涵。小友是寻医来的?是为哪一位?”
话音落,林烟湄怔忡地指着江晚璃:“自是她呀,我没病。”
怜虹听罢,笑而不语。
江晚璃便开门见山:“实不相瞒,我是为了小妹,特来上山求医。”
“阿姊?我?”
话说一半,她不顾林烟湄满脸的错愕神情,反而转头望向观内的人潮:“只不过,您这儿等候问诊的人颇多,不知今日,我和小妹可否有幸,劳您亲自接诊?我们可付诊金的。”
“既来之,即为缘,断无回绝之礼。依我之见,二位皆是体虚之人,恐受不得炎炎烈日,不若入我袇房,休整稍候?”
观主分外亲和地提议。
江晚璃揽紧林烟湄,唯恐小鬼变卦跑掉:
“多谢,但我们人多,落脚客堂即可,怎好去您的袇房叨扰?”
“客堂住满病患,不得空闲。小徒们皆在我那处研习医术,不妨事的。”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江晚璃得了应承,拽着林烟湄快步直奔观内。
可怜一头雾水的小林一路走一路问,心里有十成十的抗拒:
“阿姊,怎就是为我呢?我哪病了?”
第73章 你是谁!
更声起,残阳落。
观中庭院回廊燃起次第烛火,外间问诊的对谈犹在。
苦等大半日,无精打采且笃信自己没病的林烟湄百无聊赖,早已趴桌案上睡熟了。
江晚璃也有些坐不住,她离开蒲团,正欲起身出门瞧瞧时,袇房门忽而开了,迎面闪进来一位端着餐盘的小女冠:
“您可是等急了?今夜留宿的病患偏多,灶上实在忙碌。两碗清汤面,您慢用,若不够,开门吩咐便是。”
来人搁下碗筷,就匆匆告退。
江晚璃本想跟她打听些前头问诊的进展,怎料,不等她开口,小道士就没了影儿。
或是繁忙到无暇耽搁。
她只好自己跨入廊下,观瞧院中情形。
可巧了,她出门时,廊下七倒八歪的侍从刚好得了晚餐,全都捧着面碗,一窝蜂冲向了院中石桌,大口大口嘬起面来。
那阵仗,堪比一众饿狼出山。
江晚璃无声摇了摇头,这副吃相太丢面子。
然而,转念一想,终究是她执意要候着,连累大伙陪人苦等,她有些过意不去。
她极力将步伐放轻,试图让大家无视她出门的行径,自回廊绕行至宽阔的广场处,数了数仍在排队的病人。
还剩五个。
江晚璃仰头对上初升的新月,无声低叹。
看时辰,今晚决计下不去山了。
那,多等等也无妨。
“小友?”
许是她月白的裙裳在夜色下太过惹眼,把脉的观主居然留意到她,起身走了来:“出门来,是有事?”
“我只是来瞧瞧,看几时带小妹来寻您。”江晚璃客气回应。
“让你们久等了。今日有几个棘手病患,耽搁了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