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心胸狭隘。棠棠以后可不能像他们一样,棠棠以后要做一个明辨是非、心胸宽广,不受世俗约束、自由自在的人。”
池也下巴一抬,点了一下池木,严肃地说道:“你也一样。”
兄妹二人都点了点头,一个大受震撼,一个稀里糊涂。
藏在门后的沈青宛也是久久不能回神。
自从父母去世,她作为独生女接手家里的生意后,那些人表面上笑脸相迎,背地里却指责她抛头露面,伤风败俗。
沈青宛也曾为此黯然神伤,却想不清缘由。世人只告诉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从没人告诉她为何这样。今日池也的一番话令她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长久以来的困惑也算有了答案。
打开房门,沈青宛走出来,注视着院子里和两兄妹嬉戏玩闹的池也。
这人的思想如此大胆,或许那些看起来荒唐的行为,也未尝不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但这样一番话出自一个家境贫寒的农家女之口,沈青宛总觉得有一点违和。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9章 永宁村距离临江城十多里地,从村口出去后一直向前走便可到达城里,……
永宁村距离临江城十多里地,从村口出去后一直向前走便可到达城里,步行需要半个多时辰。
翌日一早,池也便背上小竹篓出发去城里。
现在正值农忙时节,路上的行人并不多。
快抵达城门时,人才渐渐多出来,不过脸上多带着一种麻木的神情,一种为生活奔波的疲惫。
池也抬头看那挂在城门上方的匾额,从右至左写着“临江城”三字,气势磅礴、苍劲豪迈。
城墙高大威严,压迫感十足。
临江城,顾名思义:因靠近江边而得名。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水路发达,交通往来便利,临江的贸易也十分繁荣。
城中更是有着七八十万的人口。
池也内心也隐隐变得兴奋,她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欣赏过一座古城,一座没有充斥着现代设施、真正意义上的古城。
池也没来过城里,因此不清楚城里的布局。她走向一个瘦高的守城士兵,问道:“你好,请问这城里哪里能买到粮食布匹什么的?”
那士兵斜睨了她一眼,一言不发。
池也咬了下后槽牙,忍着想打人的冲动,准备高声再问一遍。
“姑娘,西市可以买到你说的那些东西,从这进去走过三条街右拐便是西市。”另一边,一个皮肤黝黑、看起来微胖的士兵笑呵呵地说道。
西市?那应该有个东市吧?这么想着池也问了出来。
岂料话刚出口,方才那个没有搭理她的士兵一脸鄙夷,“问那么多做什么?东市不是你这种人该去的地方。”
池也的拳头握紧又松开,抬起下巴,“东市我怎么去不得?那上面写了我的名字不准我去吗?”
那士兵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意思不言而喻,对池也的话嗤之以鼻,“东市多是玉玩珠宝等珍贵物品,岂是你这种人能买得起的?”
“买不起看看也犯法吗?”池也直接怼回去。
守城的几人都被她那副买不起又理直气壮的姿态唬得一愣。
不待他们反应过来,池也从荷包中拿出两个铜板,递给为她答疑解惑的士兵,≈ot;一点心意,不成敬意。≈ot;
胖士兵愣愣地接过铜板,待他回过神后,池也已经走远了。
入城之后,池也先去了西市。
西市街上多是些小摊小贩,吆喝声、叫卖声乱作一团。池也东瞧瞧,细看看,最后在一卖鸡蛋的大娘摊前蹲下,细细询问起这里的规矩。
从大娘口中得知,这里的摊位不固定,先到先得,每日要交一文钱入场费,且在这售卖商品要交税钱,每百文税六文。
池也得到她需要的信息,花十五文钱买了十五个鸡蛋,道谢离开。
随后她又来到一家粮店,指着面前的米、面,扬声问道:“伙计,这米面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