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8也很高兴,自从它与薛大壮在烟的问题上打成共识以后(然而大壮并不知道),它iu一直默默在为扬帆出海的那一日做着准备。
“推广新犁”这个任务刚刚开了个头,看进度条估计是个长期任务,不过给的奖励也很丰富,可以获得大唐特色小吃大全一份,涵盖各种酪浆饼汤肉,还是带成品的那种,已经被748择定为太平洋漂流的专用套餐。
748有算过,单就这一份小吃大全的分量,薛大壮吃个两三个月绝对没问题。如果省着点吃,半年也不是不可能,最主要这里面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什么都不缺,不用担心大壮在航海期间因为缺乏维生素而生病了!
大壮(虽然并不知情):我还得谢谢你的体贴啊!
相比之下,“小有名气”这个任务就比较抠,只给了一个温泉池子,还得自己挖。
好在温泉的水质很不错,不但富含钠镁钾氮氡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出水的温度还高达80°,既可疗愈又可饮用,一泉多能。
748叹气。
早知道能获得奖励温泉,那它还搞什么火炕啊!?直接建个温水地暖多方便!
不过造都造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温泉池子就这一口,但火炕却是能让千千万万的人温暖过冬,功在千秋。
不过有了温泉池子的生活真的很不一样,光是能随时获得热水这事儿全村也没有第二个。
不过村里人也不眼红748的运气,大家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至于原因嘛……据说是有谣传是薛大壮那位高人师傅的馈赠,不然为啥别人家院里挖不倒,就薛三郎家里冒泉水哩?那都是神仙手段!
薛大壮:……
748:……
消息越传越邪乎,等传到京城大明宫李隆基的耳朵里,已经扭曲成跟瓦舍里的戏文差不多了。
“掌管汤泉的神仙下凡历劫,托生成东海渔村里的猎户……”
李隆基饶有兴致地看着奏折,还跟李成器玩笑道。
“渔村还有猎户?那为啥不托生成渔户?”
他昨日看到中书省送上来的奏折,其中有一本参的正是在东海修酱园子的薛大壮。
李隆基对薛大壮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印象的,他哥李成器轻易不举荐什么人,这个薛大壮他大哥说了好几回,每次提起来都是赞不绝口。
当然,这里面也有酱牛肉好吃,汤牢丸好吃,卤蛋卤鸡爪好吃之类的原因。
是以一看到有人参薛大壮,李隆基立时来了兴趣,马上就打开折子细细观看。
该说不说,写折子的左拾遗是懂李隆基的。
开元初年的李隆基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任用贤能、对于神仙之说并不热衷。
不但不热衷,其实还有点烦。这主要是唐朝的僧尼拥有大量田产,他们利用特权隐匿丁口不交税,导致大唐财政少了很大一笔收入,导致他想改革兵制都没有钱。
而且李隆基的亲娘窦德妃就是被诬陷使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而被赐死,而武则天也是打着弥勒下生的旗号登上大位。是以经历过韦氏乱政、太平公主叛乱的李隆基,他对于宣扬神鬼奇观这种事还是很敏感的。
不过这个叫周柏的左拾遗显然不太擅长写话本,某些细节编的十分生硬,甚至还跟瓦舍里的一些戏文用了同样的套路,让人觉得十分不可信。
周柏周拾遗也是尽了全力了。
他倒也不是特地跟薛大壮过不去,一个流外五等的小吏,比他正九品的左拾遗还不如,实在不是个理想的目标。
但是没办法,言官也是有考核指标的。一年内要是不参几本奏折,他今年的考等多半要不好。而且周柏这人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年少时也是闻名乡里的神通,他也不甘心一辈子都窝在中书省下面的谏诤署,出相入将才是他的人生目标。
拾遗算个啥?官如其名,就是替皇帝查缺补漏的。
但想在言官里出头也不容易,谏诤系统人才济济,不但要敢写敢骂,还得骂的花骂的精彩,骂在皇帝的心坎里。
周柏这个愁啊,天天琢磨李隆基心里有啥。
张说他是不敢骂的,张相在今上以太子身份监国一事上立有大功,而且故旧遍朝野,惹不起。
姚崇他也不敢骂。陛下属意姚崇为相,姚崇与张相不和,张相指使御史大夫赵彦弹劾,搞得朝中天天乌烟瘴气。
激烈的政治斗争周柏不敢参与,又碍于考核压力,只能奏一些不痛不痒的本子,参一参不重要的小人物。
今年吏部的考核河南道丰岳县大出风头,不但租按时足额上缴粮税,还上报了豆油和曲辕犁这两项新物。豆油是过了陛下的眼的,给了上已足够分量。万万没想到丰岳县在年底竟然还拿出一手曲辕犁,并上附30亩地的开荒,这要是不给“上上”,根本说不过去啊!
于是兆鹏程这个京里没人的普官,人生第一次拿到了“上上”的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