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65节(3 / 4)

静时,小两口进行完最原始、最亲密的交流后,她也要让秦今朝教她两个单词才行。

秦今朝觉得,以颜丹霞这个痴迷劲儿,这英语水平恐怕很快就要追赶上自己了。为了不那么快让自己媳妇儿追赶上,为了能持续地教授她,秦今朝在毕业多年之后,也开始重新拿起英文,阅读那些英文原版的化工、机械类期刊杂志。

见此情景,崔胜芳笑眯眯,再一次跟秦远志感慨,“咱们这儿媳妇啊,真是被耽误了,要是能正常上学,考大学,也就是高材生。”

秦远志倒是另一番想法,说:“要是一直上学,没有早早就参加工作,大概也发现不了她钳工方面的天赋。咱们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光是高级知识分子,也需要高级技工。要是没有这些大工匠,想要造出国产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

崔胜芳自然也是明白的,也认同丈夫的观点。那些机床无法定位加工的,小批量,精度要求高的,必须由钳工师傅手工制作完成,有时候,一个零部件就能决定这一个机器的性能。所以,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重要,技能型人才也同样重要,要不然,国家怎么会给大工匠们那么高的工资和补助。

就比如机械二厂的那位八级钳工,管厂长平时跟他说话都是客客气气,说是机械二厂能没有管纵横,却不能没有他八级钳工。

崔胜芳又想到:“丹霞在海州厂只是做些维修的工作,我看是不是大材小用了?是不是去更重要的工厂单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秦远志笑,说:“你这是觉得丹霞在海州厂屈才了?”

崔胜芳没有否认,说:“是啊,去大型机械类企业更能发挥她的特长。”

秦远志:“可别让老二听见你这话,你这是要挖他的墙角。不光挖墙角,还要让他们两地分居。”

崔胜芳也笑了,说:“我可没那意思,就是就事论事。”

秦远志:“给国家生产化肥,保证大型化肥厂企业的正常运转,就是她现阶段发挥的更大作用。海州厂目前就她一个可以独立维修机器的钳工,而且,今朝后续很多改进大化设备的想法,也需要丹霞配合才能完成。”

这事儿崔胜芳也知道,儿子下一步准备做“一段路烧嘴改造”项目,进一步起到节能的作用。

对于国外这些机器的改造,也可以给国产大化设备的建造提供经验还有思路。

豫东油田二十万吨大化项目已经获批,并被列为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国产化攻关计划的头批项目,正式开始大化肥机器国产化的路途。

而海州厂就在不久前正式成为豫东油田国产化项目的定点支持单位。

这自然是秦今朝同意的,大概很多人都能了解他的矛盾心情。

一方面,豫东油田有了自己的化肥厂,供给海州厂大化厂的天然气必然减少,甚至断供,这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豫东油田做的却是利国利民的事儿。

直接从国外引进设备就好比是吃现成的炖肉,而搞自主开发创新却是如同于抓个小猪仔,从头开始养猪,得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得做没做过的事儿,还要冒着设备有可能会在工业性大生产中试运行失败的风险……

秦今朝佩服他们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担当,也期望着能早日用上自己国家建造的设备,所以,虽然是不利己的行为,但他还是积极配合了。

他也在积极寻找着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海州长该继续生存下去的办法。

所以现在的海州厂表面上看着欣欣向荣,一片花团锦簇,但内里却是波涛汹涌,有好多难关需要过。

过了几天恬静静美好,夫唱妇随的悠闲日子,秦今朝和颜丹霞夫妇,即将告别温馨的小家,返回到海州厂去。

对于这个住了不久的小家,两人都有些留恋,但是一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到海州厂,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这些留恋就不算什么了。

回到海州厂,白天在各自热爱的岗位上工作,晚上相知相守在一起,你侬我侬,卿卿我我,就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

崔胜芳夫妻两个自然不知道这小两口竟是这样的心思。这阵子儿子儿媳妇都在,颇让他们享受了一番承欢膝下的乐趣,这一下子就要走了,他们还挺舍不得的。

不过再舍不得,也得让年轻人回去工作,夫妻两个便给小两口准备了很多吃的用的,让他们带回到海州市去。

沙厂长夫人的调令已经下来了。海州厂总务后勤的负责人打来电话汇报,说是在他们休假期间,沙厂长夫人已经搬了家,将原来的住所腾空出来,他们派人将整栋房子全部打扫了一遍,配备了些基本的家具,只等秦今朝俩人回去后,拎着行李入住就可以了。

这本就在秦今朝的意料之中。请帮他们找的那套过渡的房子,他就没打算去住,帮助沙厂长夫人解决了工作问题,她能尽快搬走,这是是最好的,如果暂时搬不走,那他就带着颜丹霞暂时住到招待所里。

当然,住招待所只是秦今朝想的备用方案。他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