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76节(2 / 6)

的同族,高宗晋妃的族曾孙女,宣宗恬嫔的族孙女。其家世可以参考太祖继妃、孝贤纯皇后、高宗晋妃、宣宗恬嫔条。淑慎皇贵妃虽然是孝贤纯皇后的族亲,但是旱就出了五服,所以和宫廷亲缘并不近。淑慎皇贵妃的直系祖先是米思翰的第二子二等伯、大学士马齐,在血缘上与高宗晋妃、宣宗恬嫔较为接近。马齐生有十二子,形成了十二房后裔,高宗晋妃是第五房傅广的孙女,宣宗恬嫔是第十一房傅良的曾孙女,淑慎皇贵妃则是第四房傅德的四世孙女。这样算来,她与高宗晋妃和宣宗恬嫔也都出了五服。

在马齐后代的十二房中,门第的高低并不一致,其中作为大宗承袭二等伯爵位的是第十一房,无疑是八旗内的一等世家,其余的房头就要差一些。淑慎皇贵妃出身第四房,这个支系的祖先傅德只仕至员外郎,其子官登仕至知府,有沦落为中级官员的趋势。但是官登的第一子恭泰是当时有一定名望的诗人,又肯于读书,在乾隆四十三年考中文进士,由吏部员外郎入仕,乾隆朝晚期任内阁学士,嘉庆朝初期任盛京兵部侍郎,回归了高级官员的行列。这位恭泰便是淑慎皇贵妃的曾祖父。

淑慎皇贵妃的祖父是恭泰的第二子惠吉,其由荫生出身,嘉庆年间任员外郎、郎中,道光元年外任知府,在道光十三年升任广西巡抚,其后历任热河都统、漕运总督、陕西、福建、云南巡抚、陕甘总督等职,是道光中后期的著名督抚。惠吉生有三子,第一子名为钟秀,仕宦情况不明;第二子名为麟秀,仕至户部郎中;第三子名为凤秀,便是淑慎皇贵妃的父亲。凤秀,号辉堂,以监生的身份纳货出仕,同治年间任员外郎,后来因为女儿淑慎皇贵妃被孝钦显皇后喜爱的缘故成为“后党”的一员,得以在光绪朝屡屡晋升,仕至盛京工部侍郎,在光绪二十二年七月病故。已知的资料显示,凤秀并没有留下男性后裔,淑慎皇贵妃有可能是他的第一女。另外,凤秀还至少有一个小女儿,生于光绪元年,比淑慎皇贵妃小了十六岁,后来参加了光绪朝第一届的选秀,成功进入最后决选,但是最终没能被挑选入宫。

姻亲方面,淑慎皇贵妃至少有两位姑母,一位嫁给鸿胪寺卿绵善作为三继妻,绵善是圣祖第二十四子和硕戚恪亲王允秘的曾孙,也是同治元年的举人;另外一位嫁给正红旗满洲瓜尔佳氏闽浙总督怡良的独子笔帖式吉昌为妻。

总体而言,淑慎皇贵妃家族属于是满洲一等世家的分支,本支内并没有爵位或者世管佐领承袭,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在高级官员的行列里,依然与世家进行联姻。1

[入宫背景]

目前已知淑慎皇贵妃是在同治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定为慧妃的。这一届选秀从同治七年选到了同治十一年,一共挑选了二十次。在同治七年的时候,淑慎皇贵妃只有十岁,不属于挑选范围,应该没有参加挑选。但是因为同治朝选秀经常更改秀女参加年龄,同治八年之后几次挑选的要求不明,所以淑慎皇贵妃具体是在哪次开始参加挑选的目前并不清楚,推测她可能是在同治九年十二岁左右开始参加挑选的。

根据通说,在这届秀女之中,孝贞显皇后支持孝哲毅皇后,而孝钦显皇后支持淑慎皇贵妃。前文提到过,孝贞显皇后支持孝哲毅皇后的一个原因是孝哲毅皇后与孝钦显皇后有亲属关系,故而有人以此猜测孝钦显皇后支持淑慎皇贵妃也是因为亲属关系的缘故。特别是根据资料得知孝钦显皇后的母亲是富察氏,便认为孝钦显皇后的母亲是淑慎皇贵妃的同族。实际上,孝钦显皇后的母亲富察氏是归化城副都统惠显的女儿,惠显虽然与淑慎皇贵妃的祖父惠吉名字很像兄弟,而且两人都是镶黄旗满洲人,但是惠显和惠吉不仅不是兄弟,而且惠显也并非檀都系富察氏出身,惠显之子所用的行辈也与惠吉家族完全不同,属于典型的“同姓各宗”。

总之,以目前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发现孝钦显皇后与淑慎皇贵妃有亲属关系。孝钦显皇后可能只是因为淑慎皇贵妃家世尚好,而且符合自己的喜好,才会支持淑慎皇贵妃。另外,在档案中发现,淑慎皇贵妃亲伯父麟秀的

————————

1此段富察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沙济富察氏宗谱》《思恩太守年谱》《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女儿也参加了当届选秀,并且一直记名,可惜在同治九年五月二十八日以记名秀女的身份病故,1而淑慎皇贵妃也应该是在此年前后参加挑选的。

从结果来看,在五位被选中的秀女之中,除了孝哲毅皇后指立为皇后之外,只有淑慎皇贵妃独占妃位,并且在事实上是以贵妃的待遇入宫的,入宫的时间也与众不同,俨然有“副后”的待遇,似乎也证明了淑慎皇贵妃在原选秀中被看好的情况。

[宫廷生活]

根据《筹办大婚典礼册》内记录的后宫主位入宫典礼,在一般情况下,指立的皇后应该在行大婚礼的前一日,于自家邸第被册封为皇后,并于第二天凌晨入宫行合卺大婚礼。而指定的妃嫔贵人等后宫主位则是在皇后册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