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第1册 ,第442页;第2册,第673、674页。
2《奏为进皇太后等位宫分缎匹等项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16册 ,第150—202页。
3《奏为查验翊坤宫交出女子情形事》,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05-0751-00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为知照恭送祥嫔金棺应用驾衣开库查收日期事致内务府》,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213-009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封为佳贵人。道光十六年七月初七日,诏晋为佳嫔。同年十二月二十日,以礼部尚书贵庆为正使,内阁学士倭什讷为副使,册封为佳嫔。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三日,降为佳贵人。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文宗即位,尊封为佳嫔。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佳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佳贵妃。光绪十六年四月初六日亥时薨,年七十五岁。光绪十九年(1893年)四月十八日,奉安慕东陵。
[家族背景]
宣宗佳贵妃的家族信息不多。根据其族人所上谢恩折所写,佳贵妃为正黄旗包衣佐领下人郭氏,其族人有一位名为天保,曾任顶戴领催,他在道光十六年佳贵妃诏晋为嫔时领衔谢恩。1后来咸同时期,领衔谢恩的则是养育兵常泰,他是佳贵妃的族兄。2
以此信息查询内务府户口档案,查得其家族信息,为正黄旗包衣佐领下郭氏,是入旗的汉人。其家族人员基本没有出任过职官,佳贵妃的父亲名为保儿,是内务府的养育兵,叔父名为三保,是无官无职的内务府闲散人。佳贵妃的父亲似乎没有留下男性后代,所以后来谢恩等事都是由族长常泰一支代劳的。3
[入宫背景]
根据档案,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总管郝进喜传旨:“奉旨,钟粹宫官女子一名,系正黄旗荣昌佐领下养育兵保儿之女三妞,著封为佳常在,钦此。”4由此可知,佳贵妃是在道光十四年之前通过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为官女子入宫,并在道光十四年十二月获得恩宠,从而被封为佳常在。
[宫廷生活]
如前述所说,佳贵妃原本是钟粹宫的官女子,当时居住在钟粹宫的首领主位是孝全成皇后,佳贵妃有可能就是孝全成皇后位下的官女子。佳贵妃
——————————
1《奏为贵人郭佳氏封为佳嫔据情代奏谢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15册 ,第406、407页。
2《奏为尊封佳嫔等位代奏谢恩事》,咸丰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档案号:05-0809-06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另有档案则称常泰是佳贵妃的胞兄,根据郭氏户口册内记录,常泰是佳贵妃的族兄。
3此段郭氏谱系,整理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a1-a37。
4《为钟粹宫官女子三妞奉旨封为佳常在其每日现食吃食止退事》,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13-002-000644-009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得到常在的位分之后,居住在承乾宫,1当时承乾宫的首领主位是庄顺皇贵妃。第二年,佳贵妃晋封为贵人,第三年则晋封为嫔位,这表明她当时受到宣宗的相当宠爱。不过在道光二十年,佳贵妃从嫔位降为贵人,并在道光朝再未得到晋升,失去了宣宗的宠爱,其原因不明。
[封谥释义]
佳贵妃的封号是“佳”,满文作“giltungga”2,意为“英俊”“秀美”。
二、豫嫔
[简介]
宣宗豫嫔,正白旗包衣尚氏(尚佳氏),柏唐阿如庆之女。嘉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卯时生。在道光年间被选入宫为官女子。道光十年,封为玲常在。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二日,降位尚答应。道光三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文宗即位,尊封为尚常在。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尚贵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豫嫔。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薨,年八十二岁。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奉安慕东陵。
[家族背景]
宣宗豫嫔出身沈阳尚氏,是入旗的汉人,其入旗的始祖名为尚大德,在清初被编入包衣旗籍,为正白旗包衣佐领下人。尚大德入旗之后,其子尚兴仕至内务府郎中兼佐领,尚兴生有六子,依次为尚志立、尚志杰、尚志舜、尚志富、尚志强、尚志尧,其中尚志杰和尚志舜均仕至内务府大臣,是清初内务府的知名世家之一,豫嫔即是尚志杰的玄孙女。
根据谱牒,尚志杰有子尚铭,尚铭娶妻许氏,生子福海。福海仕至江宁织造,他的继妻乌雅氏是承恩公博启的孙女,孝恭仁皇后的侄孙女,也即是豫嫔的祖母。豫嫔的父亲是福海的小儿子如庆,是内务府的柏唐阿,其生有三子,依次名为英惠、英秀、英启。目前知道英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