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伽罗又上前告辞,李邺送给他们一人一匹战马,吓得胡安伽罗再三不敢接受,若收下战马会惹祸上身,李邺也不勉强他们,和他们告辞。
所有尸体堆积起来,被唐军士兵一把火烧掉,又挖坑深埋,直到次日上午,李邺这才率领队伍出发,前往识匿国。
拔汗那便是汉朝的大宛国,这里牧场广阔,曾经盛产名马,迄今也是有名的良马产地,拔汗那不属于粟特九国,而是属于热海流域的小国,或许是距离碎叶比较近的缘故,拔汗那国偏向于唐朝,在安西军的胡人军中,就有数百名来自拔汗那的士兵。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李邺率领手下抵达了拔汗那的都城渴塞城,这里已被皑皑冰雪覆盖,成为一座冰雪之城,但唐朝的气候温暖湿润,楚河流域的冰雪便显得比较温和,至少还有路可走,不能和漠北草原那种大雪相比。
拔汗那人以信奉祆教为主,但佛教信徒同样众多,在城门处李邺便打听到了,莲花生大师确实在城内,在东城的阿陀寺内。
阿陀寺是楚河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李邺让手下先去客栈休息,他换一身便装,独自来到寺院,刚走到门口,一名小沙弥迎上去合掌施礼,“阿弥陀佛,将军可是来见莲花生大师?”
李邺倒一点不奇怪,这个季节来找莲花生的唐朝汉人恐怕也只有自己。
李邺点点头,小沙弥道:“请跟来我!”
他带着李邺走贵宾道,好处就是不用脱鞋,来到一座侧院,“请吧!大师在等将军。”
李邺走进院子,不是唐朝庭院,而是周围都是石屋的一座院子,只见院子里站在一个头戴高帽,身披朱红色袈裟的僧人,身材十分高大,李邺连忙合掌道:“参见大师!”
僧人转身微微对李邺笑道:“李将军,别来无恙!”
李邺一下子愣住了,“怎么是你?”
第234章 上师之忧
眼前的莲花生大师不是别人,正是李邺在护蜜国遇到的那个年轻僧人。
这一瞬间,李邺忽然明白了,莲花生大师并没有未卜先知,就是他让自己来拔汗那啊!
但李邺心中还是有一些疑问,在护蜜国莲花寺,莲花生大师怎么知道自己是唐军将领?向导并没有遇到他。
莲花生大师为什么不在护蜜国见自己,而把自己引到拔汗那来?
还有,莲花生大师怎么会这么年轻?
莲花生大师仿佛知道李邺所思,微微笑道:“万般皆幻觉,不要为眼前法相所迷惑。”
李邺立刻领悟了他的意思,他只是年轻法相,实际上并不年轻了。
李邺跪下,恭恭敬敬行礼,“弟子心中困惑极多,恳请上师解惑!”
莲花生大师点点头,“你困在疑虑之中,我又何尝不是,将军请起!”
莲花生大师把李邺请到木堂中坐下,对他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并非靠什么神通知道将军,护蜜王城外面来了一群唐军将士,买光了集市上的粮食,满城皆知,然后一个汉人又出现在我面前,我当然知道你就是买米的唐军将士,除了他们,护蜜国再无其他汉人。”
原来如此,李邺这才明白,为什么莲花生会知道自己是唐军将领。
“如果我只是唐军士兵吗?”
莲花生笑着摇摇头,“将军腰间佩的就是青龙刀吧!”
李邺愕然,“上师认识它?”
莲花生大师点点头,“这把刀是王忠嗣的随身之物,天宝初年,王忠嗣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在拔汗那诛杀乌苏米施可汗,当时就在将军坐的这个位子上,王忠嗣恳请我替他解开心中困惑。
我当时仔细欣赏了这把刀,所以能一眼认出它,能佩戴王忠嗣青龙刀的人,怎么可能是唐军士兵?”
“上师还看出了什么?”
“开元年间,我曾在唐朝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法,后来我去了长安,在大慈恩寺拜觐玄奘法师之像,我在大慈恩寺讲法,见到了飞龙,他向我询问了两世魂移之秘。”
李邺心中怦怦跳了起来,莲花生大师一定看出了什么,否则他不会和自己谈论这个问题。
“飞龙询问了什么?”
“他询问了很多,他最困惑若大唐被他改变,那后世的他又从何而来?”
这其实也就是李邺最困惑之处,若他改变了历史进程,那后世就不会再有自己,那自己又怎么魂穿来到大唐?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上师怎么解释?”
莲花生大师微微一笑,“万千世界,万千佛祖,幻起幻灭,终归乎一心,譬如万千河流,最终归于大海,只是那海不再是昔日之海,后世的你也不再是前世的伱,可惜他没有明悟,失望而去。”
李邺脑海里如一道闪电划过,他忽然明白了,无论自己怎么改变历史,后世的自己还是会出现,只是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这就像一个多维世界,自己在不同的世界扮演不同的角色。
莲花生大师又指着院子的大树笑道:“一根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