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赝太子 第119节(1 / 3)

因此苏子籍就得“哗众”。

而且,苏子籍急着回宿舍,虽知道野道人不可能立刻找到相关的情报,可既有了怀疑,还真不想夜居宿舍,被人抓了小辫子。

早上入学还罢了,既入了学,晚上考勤,可是名正言顺。

看着苏子籍飘然出场,别人也都似乎受到了影响,有的人冥思苦想,才思枯竭,有的人写完检查过了,也跟着交卷,只有少数几个,不动声色,按部就班的进行。

监考的博士、助教也不干涉,只是到了时间,宣布考试结束,把学生全部赶了出去。

后苏子籍一步交卷的几人,都脸色不好。

这几人都算是内舍生中的佼佼者,基本上是可以在考试合格后进入上舍的太学生。

之所以现在没入,不过是入学晚了,按照规矩,大多数人都需两年后才能有资格升舍。

苏子籍是个例外,也因此就成了他们看不顺眼的原因。

“这苏子籍,交卷这么早,莫不是才思过人,一气呵成写完了文章?”因着不好恶语伤人,反被人看轻,哪怕心里对苏子籍很轻视,说话这人还是比较委婉。

一人摇头:“这苏子籍或有着才学,但也要看与谁比,他这次被非议,除非考了第一或第二,否则,怕是难以服众。可这第一第二,又岂是那么好拿?论才学,不是我看轻,一定比不过白兄。”

这说的就是与走在中间的太学生了。

白墨阳,礼部尚书之三子,从小就极会读书,十四岁时中了秀才,虽因着家里长辈去世服丧,十七岁还没有去考举人,但很多人都觉得,以他的才学,考举人也是手到擒来。

他的年龄与苏子籍相仿,在得知苏子籍不仅考取举人,还是一省解元,一些人就忍不住拿他跟苏子籍做着比较。

而这自然让白墨阳心中有点不舒服。

第208章 清园寺

对着几个熟悉的同窗,白墨阳还要谦虚一把,摇头:“苏子籍既然是一省解元,肯定学识不会差。”

话音一转,又说着:“但太学藏龙卧虎,又岂是地方能及?”

“说的在理!”别人听了,连连点头。

这其实也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一省的解元又如何?这几年,哪一届的进士,不是太学拔得头筹,人数占去了多数?

“两科进士,魁选恒在太学,得士大率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全国进士录取,太学生占三分之一,而状元榜眼探花至少有一个是太学生所得,自己这些人能进太学习读,才是真正有才,苏子籍得了一省解元,不过是占了地方没那么多才子的便宜。

解元这名头,能唬得住别人,不能让太学生服气。

一人眼珠一转,突然之间说着:“白兄,你是斋长,还有记录太学生言行的簿册,不如给这个狂生一个下马威,谅他也不能处处符合规矩……”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就不自禁点了点头:“说的是,我们从外舍到内舍,就算小时都培养过规矩,还是吃了不少尺子,谅这个苏子籍再怎么牛,也不可能逃过。”

“先杀杀他的威风再说。”

太学除了读书,其实就是培养礼仪,处处符合规矩,因此中可进士后还有个好处,就是野生的进士,还需要有一年左右的培训期——就是学规矩。

而太学生中了进士,就可直接授官。

听了众人这样说,白墨阳心中一动,还是摇首说:“这胜之不武。”

任凭几人再说,也没有答应。

有人就露出失望之色,又有人咕嘟:“又不止你一个斋长。”

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人,苏子籍若有所思回到临时宿舍,就带笑说着。

“不悔,我出去一趟,这里的学丞给你我安排了别的宿舍,我要先去看一看,安顿好了,再来接你。”

出太学,门楼不远处就有出租的牛车,苏子籍过去叫了一辆。

“公子您要去哪里?”车夫问。

“清园寺。”

说出周明达给的地址,苏子籍坐在牛车内,继续消化刚刚吸收的经验。

牛车车轮碾过路上积雪,虽雪停了,但这天气仍不好,天色阴沉,经常有寒风吹来,路上行人不多,看着更多是普通百姓。

为了生计,在这等天气也要出门。

路过一家不算大的酒肆时,里面有不少人或站或坐,喝着兑了水的酒,高谈阔论。

“听说京郊被雪压塌了一些民房,这种天气里无家可归,可怜!”

“谁说不是呢?只盼着朝廷能妥善安排,不然这天气,没有亲戚投靠的话,不冻死几个,怕是不能了。”

“幸这雪只下了一夜并半日,连着下才叫糟糕。”

“少乌鸦嘴了,往年这时不也会下一两场雪?断不会出事!”

“但愿如此!”

苏子籍听了,轻叹一口气。

其实大郑开国,百姓还算安居乐业,比大魏末年要强上许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