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令一点头,站起道:“玄府传来的消息,张辅教已在回转瑞光的路上,此刻正好与敞原相距不远,我等当提请都堂,移卸詹治同节使之位,改由张辅教接任,并全权负责安抚坚爪部落的事宜。”
顿了下,他又言:“鉴于张辅教本身学职较低,故我在此提议,提他学宫学正。”
座下之人稍稍交换了一下意见,便有一人先出声道:“在下附议。”
“附议。”
“附议。”
“附议。”
底下一片附议之声。
“诸位!”詹公用拐杖使劲的顿着地面,发出急促而沉重的声响,他声嘶力竭道:“这对小儿不公平!”
洪学令义正辞严道:“詹公,涉及都护府生民的大事,从来都不是儿戏,令郎是去安抚部落,可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有负学宫期望,有负都堂所托!詹公,注意下脸面吧,不要太难看了。”
詹公仍在挣扎着,“可是,我儿……”
在座许多人都是暗暗摇头,暗道詹公老糊涂了,看来他也是关心则乱,看不出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了。
詹公这时一转头,看向迟学监,双目发红道:“迟昭,我为都护府效力八十载,曾经陷阵杀敌,险死还生,更为学宫教化万民,兴礼布乐,岂能受此不公?我要去都堂,去找柳公府面呈此事……“
“詹公!”
洪学令猛然打断他。
詹公惊讶看去。
洪学令表情严肃无比,大声道:“詹公,你要顾全大局!”
詹公一下睁大眼,这句话有些莫名的熟悉,似乎是以前他经常对别人说的。
眼前的人影似是变得模糊起来,那声音则在耳边回荡不止。
他有些茫然。
大局?难道我不是大局么?
拐杖从手中滑落,他倒了下去。
……
……
第六十章 节出都军动
詹公在奎文堂上病倒了,被助役抬了出去救治。
不过现在没人来理会他的事,学宫在有条不紊的定下事宜后,就将呈书递到治署之中。
治署回应也快,只是隔了半个夏时,批复准许的帖子便就下来了。
学宫方面立刻安排了几匹快马,将整套节使衣冠和治署任书送往晓山镇。
迟学监在奎文堂的窗口前看着纵马而出的几名信使,心中滋味难明。
自他担任学监以来,还是第一次有马蹄声在学宫之内响起。
尽管长时期在学宫内打理事务,可不代表他对外面发生的事不清楚,实际上他了解事物的渠道比常人多得多。
他能感觉到,随着神尉军的不作为,最近整个都护府都有些不安稳了,这令他极为忧虑。
他看着那些信使的身影逐渐消失,不自觉叹了口气。
都护府的节使,按理是需要讲究仪仗的,还要遣军百人相护,鼓乐开道,以彰显威仪。
然而这安排起来有一套繁琐的仪式要走,要算定时辰日子,那至少也要四五天,这样太耽误时间了,所以现在也只能权且从简了。
此时都府庄园之内。
“什么?先生被派去当节使了?”
杨璎自从在学宫进学后,就和安初儿交好,可是接连几天不见后者的身影,她也觉得纳闷,直到追问问下来,才知道安初儿早就被学宫派遣往坚爪部落了,同样一起去的还有几个同学。
得知此事后,她很是气愤,可又无可奈何,身为卫尉,对于都堂和学宫的决定她没有插手和过问的权利。
因为生怕其他同学也被找去,所以她一直命人盯着此事,可是现在却又听到了张御受命前往坚爪部落的消息,顿时焦急无比。
她向来是一个行动派,脑袋一热,就离开自己的宅院,一路往正堂跑来,途中也不知道踢坏了几道门,役从们看到后都是一脸淡然,显是早已习惯了。
杨璎一路冲入内堂,她这次没有上前动手,而是站在那里,对着上方的小童道:“小弟,帮阿姐一件事。”
那小童一听到外面的声音,本来已是下意识等着被拽领子,可这次却迟迟未等见动作,他好奇看去,却见自己阿姐脸上前所未有的认真,他也是小脸严肃起来,问道:“阿姐,什么事?”
杨璎咬着嘴唇,道:“我要带兵前往敞原,现在先生和还有初儿,还有好多同学去了那里,他们可能有危险,我要去保护他们……”
小童想了想,道:“阿姐,我帮你。”
杨璎睁大眼睛,道:“你,小弟,你不怕舅舅说你么……”
虽然她来时就想好了,要想尽办法说服自己的弟弟,但是没想到现在这么容易就同意了,她反而有些慌了。
小童看了看她,小脸上多了一丝威严之色,道:“不怕,我是大都督。”
杨璎恍惚了一下,这个时候,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位前任大都督坐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