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9章(1 / 2)

崇祯皇帝感慨道:“风气这种东西一旦坏掉,想要有所改变,想要逆转过来,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土地兼并也好。

官场吏治也罢。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件事情,那便是利益之争,理念之争,这种争斗吧,不管是到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会消散掉的。

卿家先看看这两封奏疏,一个摊丁入亩,一个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看过以后,卿家就能明白朕的想法了。”

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徐光启露出疑惑的神情。

孙传庭在河南试行的摊丁入亩,他是清楚的。

此事在朝野间的争议很大,纵使是到现在依旧很大。

毕竟这侵犯了很多群体的利益。

可是这个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又是什么?

带着种种的疑惑,徐光启眉头紧锁的翻阅着奏疏,细细看着孙传庭和陈奇瑜二人,呈递到御前的奏疏。

越看越心惊。

越看越激动。

心惊的是,摊丁入亩的试行,只是一个开始,藏在背后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才是一整套的组合拳。

如果说上述两项试行的新政,能够妥善的结合起来,这对特权群体的打击和制约,将会起到有效的作用。

激动的是,如果上述的构想真能落实,那能给大明带来的改变很大,像土地兼并、财政增收等,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陛下……”

徐光启难掩激动,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卿家,你先听朕说。”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涉及到这两项新政的真谛,朕告诉的人很少,朝野间知道的就更少了。

之所以将这些事情告诉卿家,是朕想叫卿家明白,朕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对大明进行维新变法。

不过想做成这些事情,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毕竟触碰到很多群体的既得利益,这也是大明上下,为何存在众多弊政和毒瘤的根源所在。

吃到嘴里的肥肉,想要再让他们吐出来,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想促成维新变法的构想,就需要不断地转移矛盾,整顿大明官场的吏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转移矛盾,就是在嫁接风险。

当然,整顿官场吏治一事,是国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度怎样把握,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崇祯皇帝谋改的思路,徐光启听明白了。

就是大明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改的地方很多,但是鉴于此前所积攒的问题和矛盾,就需要一个看似混乱,实则平稳的秩序,去不断的转移注意,好叫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能够在相对小的压力下,有效的试行下来。

有一才有二。

能够有效试行下来,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新政体系,就能持续的扩大规模和范围。

“陛下需要臣做些什么?”想明白这些的徐光启,眼神坚定起来,从罗汉床上站起身,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朕需要卿家做一个青天首辅。”

崇祯皇帝语气坚定道:“一个在其他层面,可以起到协调和衔接的作用,但唯独在吏治整顿上,必须要做到铁面无私的形象。

今后五年内,甚至更久的时间,内阁在整顿吏治的态度上,必须要强硬起来,要叫所有人不敢贪,不敢懒政,不敢怠政。

当然,朕也知道此事做起来很难,可有些事情要做啊,如果说不做的话,那大明的江山社稷,真的能平稳传承下来吗?”

徐光启做内阁首辅以后,才知这个位置的难。

可对崇祯皇帝而言,他却任何退路都没有,就算是再难,再苦,他也必须要扛起来,否则等待他的,就是极为不好的后果。

江山倾覆。

身死皇位。

这就是他这个大明天子,会面对的最严重后果。

“臣遵旨。”

徐光启作揖应道。

现在积攒的底蕴和底气,让崇祯皇帝敢出手整顿吏治了。

至少北方诸省的吏治整顿,崇祯皇帝不会惧怕了,纵使出现叛乱,或者其他不好的境遇,崇祯皇帝也是能从容面对的了。

至于北方诸省折腾的再厉害,只要没牵扯到江南诸省,就算这些整顿措施,今后有较大可能会产生影响,可是不到最后一刻,其实对某些群体而言,他们是不敢真的撕破脸的。

这就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现实。

崇祯皇帝的维新变法之路,只要能在北方诸省扎下根,那今后再去面对一些现状时,就能掌握着很多主权,这就是崇祯皇帝的谋改思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急躁的去强行推行新政。

东海水师(1)

松江府。

“陛下的所谋,到底是英明神武啊。”

洪承畴神情感慨,看向陈伟业说道:“随着东海水师的明确,江南诸省水师和海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