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重生北魏末年> 第73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0章(1 / 2)

但如今没有时间再去堆垒土山、挖掘地道与番禺守军周旋,随着入夏的日期一天天临近,高澄也顾不得许多。

连续数日的强攻,让北齐将士死伤惨重,每天运送伤兵与尸首北返的车辆络绎不绝,有见于此,高澄只得命令段韶等四人暂停攻城,转而做水攻的准备。

此时正值西江,也就是珠江的丰水期,眼见高澄采取水攻的意图越发明显,而番禺城墙并不坚固,陈霸先心急如焚。

他有心派遣将士出城破坏,但齐军看守森严,又有骑卒在城外游戈,根本没有机会靠近水坝。

由于高澄派遣大量哨骑监视番禺四门,昼夜轮班,陈霸先连出城夜袭的机会都找不到。

眼睁睁看着水位高涨,心知继续困守番禺,只会喂了鱼鳖,陈霸先决心奋力一搏。

昭德九年,三月二十八,陈霸先领军出城布阵,欲与齐军决战。

高澄对此更是求之不得,他麾下精兵强将环伺,二十余万步骑又怎会惧了陈霸先不足十万人。

但指挥二十多万大军的决战,就连高澄也是头一遭,当初西潼关大战,是由高欢操盘,高澄充当的更多是军师的角色。

高澄以高季式部为先锋,吴明彻部为后备,由斛律光统御三万骑卒,居于两翼。

为了稳妥起见,由段韶辅佐自己,居于中军,而中军便是由段韶所部与斛律光麾下步卒构成。

此战高澄并未将冼英麾下蕃兵纳入战斗序列,而是命其留在大营,看守辎重。

当然,以高澄的多疑性格,在大营外必然是布有暗哨,监视冼英麾下蕃兵的动向。

吴明彻麾下四万余将士的后备军就是为了预防蕃兵生变,高澄并不认为与陈霸先的这场决战需要动用预备军。

他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由一场场战斗积累。

只不过,说是段韶辅佐高澄,但小高王其实已经将这场决战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高澄有自知之明,单论智谋,头脑灵活,段韶不一定胜过自己,但行军布阵,决战两阵之间,自己必然不如段韶。

小高王当初就囫囵吞枣的跟着慕容绍宗学过一段时间兵法,哪比得上段韶钻研兵书。

高澄从未真正指挥过大兵团决战,而段韶也是新媳妇上轿,头一遭,心中的紧张不言而喻。

段韶清楚,经过高澄多年耕耘,以北齐政权的群众基础,哪怕这一战大败,也不会动摇统治根基,甚至出不了太大的乱子,陈霸先吃不下那么多俘虏。

但他也明白,真要是败了,自己绝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雪耻。

尽量缓平了气息,象征性的请示过高澄之后,段韶接连发号施令。

高台上令旗招展,鼓声雷动。

高季式统御前军在两翼骑兵的掩护下,向陈霸先军阵踏步而进。

最先决出胜负的是两方骑兵较量,在北齐成建制的三万骑卒面前,南陈的少量骑兵被碾为齑粉。

陈霸先当然清楚北齐骑卒的冲击力,他敢于出城决战,必然是做好了准备,即效仿古人,以车阵防御。

斛律光率领骑卒奔驰,绕了陈霸先军阵一圈,但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只得为高季式放开道路,隔远了以弓矢杀敌。

一切的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而在高澄看来,弓矢这等远程攻击手段,便是他眼中的火力。

高澄对远程攻击的重视无需赘述,他还是世子的时候,麾下才三万京畿兵,就曾有过万箭齐发的想法。

故而一朝大权在握,除了专门的弓兵部队以外,北齐骑卒都配有马弓。

齐射不需要准头,大家伙朝着一个方向挽弓便是。

在斛律光的命令下,三万骑卒纷纷收了马刀,或是弃了骑枪,取下挎在肩上的马弓,箭锋直指陈军军阵,随着斛律光一声令下,漫天箭雨蔽空,如雨点一般落在陈军阵中,哪怕有大盾保护,还是有不少陈军将士中箭倒地。

州郡兵

这是一场出乎高澄预料的恶战。

也不怪他战前轻视南方将士,无论是淮南战场,还是江汉战场,南梁军队拙劣的表现,都使得高澄对他们留下了刻板印象。

毫无疑问,陈霸先在讨灭李贲,平定广州乱军的过程中,确实练就了一支精兵,其战斗力丝毫不逊于胡汉杂糅的北齐步卒。

高季式部作为前军,率先与陈军短兵相接。

陈军三面结车阵护卫,只余前方的缺口,长枪手们严阵以待,使得北齐骑军难有勇武之地,只能化作弓骑兵与阵中陈军弓手对射。

失去了骑兵优势的北齐将士再也不能如过往与梁军作战时,摧枯拉朽的摧毁敌军。

他们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苦战,纵使有高季式亲自领军陷阵,却被顽强的陈军所阻扰。

将捅进一名陈军士卒胸膛的马槊抽出,高季式骂道:

“直娘贼!这群南人居然也悍不畏死!”

对南方将士的轻视与偏见并不只是崔澈一人,而是整个北齐军队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