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重生北魏末年> 第27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1 / 2)

倒不是他们有多爱汉文化,只是高澄在京畿军中做了一项规定,他表示河南之地,汉风浓郁,京畿驻军不可不通汉话,若不学汉话,待遇将从中兵降为外兵。

关系到军饷,这谁受得了。

于谨在军中听着这熟悉的武川口音,气急败坏,想要挽弓去射,偏偏那骑士距离把控得很好。

军中隐隐有了议论声,毕竟关中的惨况他们都有目睹。

就连高澄也没想到,言语攻击效果会这么好。

于谨不敢擅做决定,立即派人回报在远处埋伏的宇文泰。

得知高澄这番言语,宇文泰麾下众将怒不可遏,纷纷请战。

这也是必须要有的姿态,否则主君受辱,你却垂手看戏,碰上小肚鸡肠的,给穿小鞋是免不了的。

但宇文泰暗恨的却不是高澄的羞辱,而是高澄不再隐匿行踪,反而明目张胆的告诉自己,他就在恒农,显然是看破了他要将计就计的打算。

没了伏击高澄的可能,在高澄随时能够支援的情况下,恒农还有打下去的必要?

一旦退兵,世人又会怎么说?

‘宇文泰劳师远征,高子惠一言退敌’?

个人受辱也就罢了,高澄挑拨之言若是被将士们传回关西又会掀起什么样的动荡。

宇文泰不知道高澄的具体位置,但他依旧遥望东方:

贺六浑这么阴损一个人,背盟跟玩儿似的,居然还能生出这样一个儿子,上天好生不讲道理。

高欢出兵

当初力排众议,在收获了南梁支援后,执意出兵,如今却被高澄一番诛心之言逼得进退维谷。

宇文泰算是在恒农城下碰了一鼻子灰。

恒农指定是不可能再打了,宇文泰不会在高欢随时可能西征的情况下,恼羞成怒与高澄摆开阵势干一仗,徒增伤亡。

他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既然有了决断,便立即命人传信于谨退兵。

宇文泰有意识的阻隔骑兵与步卒之间的联系。

回师关中后,宇文泰并没有将军队带回长安,而是屯驻灞上,掏空家底给东征部队发赏,这才稳定住了军心。

但也只敢放骑兵归家休憩,步卒无论如何也不敢放归。

说到底,还是高澄在战场上那番质问的杀伤力太大。

严厉指责宇文泰为了个人野心,放任关中出现人相食的惨剧。

宇文泰都能想象到这番话传回关中,经历了人相食的浩劫而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会如何看待自己。

他就不明白,高澄打个嘴仗而已,怎么就找到这样一个角度。

而高澄此刻也在懊恼之中:

自己为什么非要出这次风头。

高澄一言吓退宇文泰的事迹被回师的窦泰所部带回了晋阳。

中低级将领及底层士卒不明白高澄与宇文泰之间的心理博弈,只以为西贼无胆,因而越发骄狂轻视。

高欢及大将们倒是清楚原委,但毕竟是宇文泰栽了跟头,便也觉得他不过如此。

尤其是高欢,在他看来,宇文泰尚且不是高澄的对手,又如何能与自己比较。

高欢从来没有怀疑过高澄的能力,但也从未觉得他的能力强于自己。

无论是谁,经历了高欢的成功,确实很难认清自己。

这是常理,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谁又看得见自己的缺点。

非得载个大跟头才能醒悟过来。

原本就比历史上更为骄狂的晋阳大军,因为高澄一言退敌的事迹,愈发轻视宇文泰。

高澄对于这种现象无能为力,只能不断去信提醒高欢,西征定要谨慎。

高欢被他说得烦了本想回信呵斥,但考虑到高澄毕竟是担忧自己的安危,便也耐着性子回了一封信,告诉高澄他自有分寸,让高澄看顾好关东便是。

高澄这才作罢,他也知道再说下去肯定要引起高欢的反感。

回到洛阳的高澄立即请托李元忠为自己向李徽伯说媒。

李元忠大感意外,他是真没想到高澄又看上了赵郡李氏的女子。

这下好了,高澄幕府有崔季舒、崔暹、崔昂号为博陵三崔。

内宅也有李祖娥、李祖猗、李昌仪并称赵郡三李。

李祖猗虽然没有名分,但明眼人谁又不知道她与高澄的关系。

崔暹为高澄沉迷于寻花问柳而担忧,忍不住跑了一趟渤海王府当面劝谏。

高澄当时就不乐意了,我娶李昌仪究竟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崔暹。

历史上你因高慎休妻这件事都要气出心肌梗塞,我高澄不好女色,要不是为了你,能破例吗?

但小高王也原谅了崔暹的行为,毕竟人家也不知道另一时空的事情。

对于崔暹的劝谏,高澄满口答应下来,当着他的面,写信给崔季舒,让他停止在兖州寻访美女这种荒唐行为。

崔暹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