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重生北魏末年> 第11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1 / 2)

打发走了郑全,心中不免遗憾,可惜郑全跟的不是独孤如愿、杨忠两人。

高澄让高敖曹好生休养,命段韶、慕容绍宗维持城中治安,自己则与杨愔等文吏处理善后事宜。

由于斛斯椿与独孤如愿不计后果的疯狂扩军,安昌城中足足被裹挟了近十万丁壮。

而两方交战又是春耕时候,注定了今年三荆收成将大受影响。

高澄在奉送斛斯椿首级时,向高欢捎去书信说明情况,以做好秋收后的赈济准备。

接下来便是城中叛军的处置问题,对于被强征的丁壮,高澄命人登记籍贯,分批次送返。

至于跟随斛斯椿南下的所谓八百天子亲军,以及独孤如愿的私人部曲,高澄计划尽数押往河南。

大魏的矿业繁荣,还需要他们流血流汗。

处理完善后事宜,高澄并不急于回师,他还要等候高欢对三荆做出安排,才能离开。

回洛

时间进入四月,暖阳初夏。

高欢对三荆的任免在经过天子盖印后,分别送抵了高澄、侯景手中。

侯景得知了自己由深居腹地的济州,调任荆州刺史,治所移至襄阳。

他对此倒也没有异议,毕竟襄阳的重要性摆在了那里。

更何况高欢允许侯景再次扩充部曲五千人,领一万五千士卒抵御陈庆之,另外还有数千荆州州郡兵归于侯景麾下,合计有两万兵马。

乱世之中,兵强马壮才有底气,可如今高欢大体上坐稳了关东之地,秩序初步建立,自然也没了将领们肆意扩充部曲的机会。

侯景得了这么件好事,自然欣喜,接到调令后,立即挥师西进,赴任襄阳,计划精选壮士,充实部曲。

而高澄也在安排东荆州、南荆州两地事宜。

他对高欢的微调并没有什么看法,贺六浑不看重河南是一回事,但在源子恭与侯景之间,显然更相信自己怀朔老乡侯景的能力。

把三荆最为重要的荆州交予侯景,也说得过去。

高澄对杨愔、源子恭交代道:

“两州之地只有州郡兵各四千人,梁人若来,闭门坚守,等待援军,切莫浪战。”

杨愔、源子恭各自应诺。

高澄又对源子恭道:

“灵顺,我会命高敖曹领本部暂驻安昌,以作威慑,你需尽快发动民众修缮安昌城防。”

源子恭闻言请示道:

“世子,可否将独孤如愿等人的部曲留在安昌充作苦役,给予民众休养。”

高澄稍作思考便同意了这一请求,反正都是劳动改造,当矿工之前,先在安昌积累筑城经验,将来说不定还能为高欢修陵寝。

顺着这个由头,终于把王思政给记了起来。

然而王思政从去年五月底关到了今年四月初,眼瞅着都快一年了。

抛开那个倒霉蛋,高澄又叮嘱源子恭道:

“你要时刻提防,也莫要压榨过甚,让苦役半死不活,才是稳妥之举,城防修缮后,将苦役交由高敖曹押送北上。”

他当然不会把独孤如愿的旧部久留南荆州,大魏矿业还需要这些人辛勤劳动。

源子恭领命而退,一想到世子看重,愿意将荆州托付于他,源子恭就觉得浑身铆足了干劲。

虽然被改任南荆州,但源子恭也能够理解高欢的决定。

毕竟侯景为军中大将,收复东荆州又立新功,荆州刺史一职非他莫属。

高澄又看向杨愔,本想告诉他事不可为,弃城保全性命为上。

但仔细一想,逃命这种事杨愔还用自己去教?

万一以后遇了危险,杨愔拔腿就跑,自己在身后高呼‘遵彦何故弃我?’

杨愔回他一句‘世子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愔奉命行事而已。’

那可真就是为后世提供笑料了。

“世子有何教诲,但请直言。”

杨愔见高澄只打量他,却不说话,一反常态,以为高澄有什么难言之隐。

高澄听见教诲二字,眼角不自觉地抽动一下,但也只是转瞬即逝,他感慨道:

“遵彦出任地方州牧,而我又远在洛阳,分隔两地,难以相见,只是想再多看遵彦几眼。”

杨愔激动道:

“世子只需命一信使传唤,愔情愿抛官弃职,投奔洛阳,做世子门下一名小吏,以供驱使。”

高澄宽慰了几句,才放了杨愔离开,往东荆州赴任。

杨愔走后,高澄也没再久留,第二天与南荆州刺史源子恭道别后,留高敖曹暂驻安昌,自己则领着段韶、尧雄、慕容绍宗、高季式等人班师北上。

四月十七,高澄抵达洛阳城外十里,本想直奔大营,看看斛律光练兵的成果。

可半道听说洛阳高氏勋贵都在城南平昌门外迎候,不得不改变计划,命慕容绍宗、尧雄等人领部曲回城外大营,自己则在段韶、高季式的护卫下直奔平昌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