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大明王冠> 第170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8章(1 / 2)

黄昏笑道:“也许是忠,也许是职责,又也许是愚蠢,谁知道呢,不去评判,不论怎么说,不从立场看,有些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朱允炆低声念了一句我佛慈悲。

黄昏紧紧的盯着朱允炆,“我佛慈悲?也对,也不对,该慈悲的天子君王,是远在顺天的永乐陛下,是近在咱们身边的太孙殿下,只要他们慈悲,则天下太平,然而,大师,你既修佛,也应慈悲为怀才是。”

顿了一下,“佛家有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无数人为了大师而无畏赴死,那么大师你呢,可曾愿意为了那无数人,以身伺鹰?”

朱瞻基顿时紧张起来。

胡濙也面色凝重,福建宁德这边的事情能不能完美落幕,就看朱允炆接下来如何决定。

他一个人,牵涉的却是数万人的性命。

朱允炆定定的看着黄昏,又看了一眼朱瞻基,朱瞻基微微颔首,“是皇爷爷授权,此事由镇西公全权处理,户部工部和兵部,都要全力配合。”

朱允炆略有意外,看向黄昏,“镇西公好气魄!”

黄昏淡然一笑,“谈不上,只是觉得此事没有外人想的那么复杂,我也不相信陛下会因为这么一件事来杀我灭口而已。”

朱允炆说黄昏有气魄,其实就是指这件事确实太过重要,朱棣作为一个天子,绝对不允许这件事流传到民间去,那么经手的人必然是朱棣绝对信任的心腹。

朱瞻基就不说了,朱家人。

胡濙也为了此事奔跑了十余年,对朱棣的忠心是用十多年时间检验出来的,也不用担心,那么黄昏就是唯一朱棣不能完全信任的人。

何况黄昏如今势大,将来若是有反心,也能用此事作文章。

那么朱棣灭口也是情理中事。

朱允炆忍不住叹道:“大明妖臣,果然名不虚传,千年之后,世人说起这永乐盛世,必然绕不开大明妖臣四个字。”

黄昏笑而不语。

当然绕不开了。

实际上,数百年后的后人再看明初这段历史,大概黄昏两个字比永乐两个字还要重要,连国之瑰宝《永乐大典》上都有我黄某人的大名。

朱允炆也不再和黄昏兜圈子,直接道:“镇西公说的以身伺鹰,贫僧其实早已谋定此心思,只是此事牵扯到四叔想要的东西,而贫僧纵然慨然赴九泉,四叔也绝然不会就此放心,那么在宁德已经整个福建境内追随贫僧的上万忠义之士,他们势必遭受四叔的清洗,加上他们的家眷,这就是数万人的性命,贫僧每念及此,便心有不平,是以便以四叔想要的那件东西作为条件,然镇西公忙碌,此事一拖再拖,但愿此次能解决此俗事。”

朱棣想要的东西?

牌坊。

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也是朱允炆唯一敢和朱棣谈判的底牌,但恰好是这底牌,拿捏住了朱棣,让他不得不选择让黄昏来处理这事。

否则……

福建这边早就是一场大清洗了。

黄昏闻言频频点头,待朱允炆说完,作沉吟状,“其实大师的想法我知道,陛下的想法——”看了一眼朱瞻基和胡濙,道:“其实我也知道。”

揣摩圣意可不是小罪。

朱瞻基和胡濙假装没有听见,傻子才在这个时候给黄昏下套。

黄昏继续道:“此事其实无解。”

妥协

朱允炆沉默不语,个种缘由,其实大家都清楚,所以朱瞻基来了福建宁德大半年了,此事依然还是得等镇西公从中南半岛回来。

简单点说,朱棣有点投鼠忌器,怕朱允炆真的一不做二不休,让追随他的人大肆宣扬“永乐弑侄夺位”,这样靖难就立不住根脚。

也就是说,是忌惮大清洗不彻底。

若是有人敢对朱棣保证能彻底清洗福建的建文势力,那这边就血流成河了,哪会把大明的堂堂太孙困顿在这边。

另一边的朱允炆,则是害怕朱棣言而无信,他自戕之后,朱棣依然进行一场大清洗,那追随他的数万人之众,将无一幸免。

朱棣不相信朱允炆。

朱允炆不相信朱棣。

所以此事无解。

朱瞻基和胡濙见状,知道黄昏还在气势上拿捏建文,倒也没敢吱声,就看黄昏接下来怎么操作——反正只要此事能解决,两人就要烧高香了。

在朱棣眼中,解决此事后,朱瞻基当然更被宠爱。

胡濙也是大功一件。

现在已经是侍郎,回到京畿,只要机会合适,那就稳妥的六部尚书。

黄昏见朱允炆沉默,也不再言辞。

许久,朱允炆才道:“既然此事无解,镇西公此来何意?”

黄昏笑眯眯的,“就是路过。”

就欲起身告辞。

朱瞻基和胡濙都懵了,我擦,你不是来解决问题的么,怎么才句话就要告辞了,这毫无诚意嘛,不过朱允炆毕竟是当过几年天子的人,岂能猜不透黄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