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大明王冠> 第128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7章(1 / 2)

黄昏不以为意。

你要理解,这是一个正在承受丧子之痛的父亲。

黄昏沉默了一阵,从一堆东西里扒拉出酒杯,又将装饭的碗弄干净,拿起酒壶,给酒杯倒满酒,放在朱棣面前,给饭碗里倒了半碗,然后默默的喝了一口。

朱棣漠然而默然的看着黄昏倒酒。

犹豫片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黄昏再给他满上。

放下酒壶,很是感触的道:“微臣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这感触,大概韦小宝在被康熙追杀时也有过。

朱棣没说话,他其实知道,因为这样的事情就算现在不出现,将来也必然出现,一个像自己这样的君王,绝对不会把黄昏这么强势的人留给太子。

朱棣端起酒杯,又放下,从袖口里拿出一份案册,“详细过程,朕不想看,朕要听你亲口说。”

黄昏沉默,缓缓将碗中酒一饮而尽,这才开始陈述。

朱棣只是默默听着。

当黄昏说完之后,朱棣眼神越发冰冷,“所以燧儿薨天,就是因为他在长平强征牧民的粮草和牛羊,导致兀良哈残兵叛乱?”

黄昏点头,“这是事实,陛下可以着钦差去长平调查。”

朱棣反问,“你这个布政司使是干什么的,兀良哈一片大雪覆盖的情况下,你布政司周边百里之内聚集了近万的残兵,你竟然不知道丝毫消息?”

黄昏欲言又止。

朱棣喝道:“说!”

黄昏只得道:“陛下,这个事情你不应该问微臣,而应该去问李友边、梁道、王魁和赵彦杰四人,是他们想借兀良哈残兵的刀来杀微臣,如果不是他们,长平布政司周边怎么可能聚集那么多的残兵。”

朱棣无语。

这四人中,李友边、王魁和赵彦杰都死了,尸首埋在长平郊外。

而梁道则人间蒸发。

不用想,梁道肯定也已经死了。

而且肯定是死在你黄昏的手上。

也就是说,李友边四人策划的兀良哈残兵叛乱杀你黄昏的事情,已经死无对证,你黄昏怎么说就是怎么回事。

黄昏却不苟同,“陛下若是有疑惑,可以去问长平布政司的吏员,在这次暴乱之前,他们全部被李友边等人拉拢,应该知道一些风言风语。”

朱棣微微点头,“朕会去查的。”

黄昏刚想说什么,朱棣却继续道:“如果查出来,兀良哈残兵和你黄昏有一丝的关系,黄昏,狠话朕也就不说了,朕会让你明白,何谓天子一怒!”

如果你黄昏真的经营势力,并且联合兀良哈残兵杀了朕的三儿子,朕甚至不愿意杀你,但会让你慢慢体会一下亡妻、丧子、失女、灭族的痛苦。

这比直接杀人更残忍。

朱棣做得出来。

但实际上,朱棣在说这句话时,并无杀意。

他只是宣泄愤怒和悲伤。

他终究是天子,终究理性大于感性,知道这一次三儿子的薨天,其实真正的责任真不是黄昏,但他必须宣泄他的愤怒和悲伤,朱棣更多的是内疚。

现在是对黄昏说狠话,也许接下来就是对瓦剌那边的雷霆出击。

总得有人为赵王的死买单。

永乐十三年,动荡的一年

朱棣的愤怒还压抑在心里,被他天子的身份禁锢,被他的理想禁锢,被作为一个千古大帝本身的素养所禁锢。

也被理性禁锢。

或者说,这不能称之为禁锢,叫压抑着。

一旦无可压抑……爆发出来,必然是天动地摇山河变色的历史大事件。

以朱棣的血性,和他对大明朝堂的掌控力,如果真和昏庸君王一样不管不顾的发泄他心中的愤怒和悲伤,牵连下来杀个几万人都是很正常的。

甚至可能屠尽兀良哈!

大明当然有这个能力。

就看永乐大帝想不想。

不过朱棣终究是朱棣,是历史前十里悬名的千古大帝,丧子再痛,他也被各种因素束缚着,哪怕是面对黄昏,也依然保持着理智,独自承受着这种人生大痛。

从这一点来说,朱棣确实是个恐怖的人。

以上,是黄昏在从朱棣的话里,在他的神色里没有看见杀意时的瞬间感想,到了这一刻,刨除个人感情,仅从国家的立场上,黄昏的内心对朱棣没有恨意——尽管这位君王肯定想过如何杀自己。

反而越发尊敬他。

朱棣眼中终究是家国社稷大于个人情感,而这样的人,从古至今,无一不是名垂青史传唱千古的英雄人杰。

不过黄昏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黄昏是臣子。

黄昏的出发点来自于一句话:达者兼济天下。

他虽然也有伟大的蓝图,也在实施这个蓝图,但从本质上说,还是满足了个人私欲之后的事情,因为黄昏站的位置不一样,导致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