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问鼎十国> 第48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4章(1 / 2)

吕端接过一看:正是横渠四句。

吕端双目瞳孔收缩,懒散的模样突然消失,呼道:“此句兄长所作?”

彦柏笑道:“为兄哪有这本事,易直兄,这休沐,真是不闻窗外之事。这是陛下训斥孔家时,脱口而出的佳句,现在都称之为御箴四句。”

吕端只觉得浑身血液沸腾,想着自己这些年虚度的日子,登时大为懊恼。

这捷径又如何?

只要能为百姓做事,能为天下做事,能够为这样的仁君圣主效力,干出一方事业,为万世开太平。

所走的路,是不是捷径,又有什么关系?

洛阳千乘寺后山。

一个黝黑的山洞,一个衣着破烂的少年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摊开《礼记》,趴在满是石头的地上,用树枝书写着。

他一字一字写得极为认真,字也写得极好。一人来到他身后,犹不自知。

“好字!”

直到对方惊叹出声,少年方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人,惊恐的一把抱过自己唯一的书,害怕的将身体靠着山洞洞壁,警惕地看着对方。

来人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见自己吓到了少年,忙道:“莫怕莫怕,在下并无恶意。只是听说这千乘寺后山有一对母子,少年异常聪慧,是人中龙凤。我这里有些钱,你拿着去读书。长大以后,帮助更多的人。”

少年摇头道:“我不要你的钱。”

中年人笑得更欢道:“有骨气。这样吧,我等下捐一套书给寺里,寺里的慧茹大师是个智者,不懂的,你可以问他。”

“我送你一副字帖,这没理由拒绝吧!”

中年人将横渠四句送给了少年。

中年人是一个很寻常的商人,早年也是读书人,因读书没有前途,转而经商,家财越来越丰厚。

人也变得越来越市侩,直到看到的横渠四句,早年寒窗苦读的情形浮现眼前,刹那间累积的这些家财不香了。

正好听闻了千乘寺后山有一对母子,人生第一次散财,还未散出去。

“走了!”

中年人挥了挥手。

少年恭恭敬敬的作揖:“吕蒙正谢过恩公,敢问恩公大名!”

中年人笑道:“羞报名号,就此别过!”

少年吕蒙正看着手中的横渠四句,眼中也闪着异彩。

类似之事,在中原各地屡见不鲜。

对于读书人来说,横渠四句便如精神粮食,让人热血沸腾。

真正引起轰动的地方是江南。

江南是五代乱世的净土,江南文风之盛,冠绝天下。

一直以来江南都瞧不起中原。

中原的文教,中原的文化,中原的诗词,凭什么跟江南比?

也就是武力强一点,能打一点而已。

但随着横渠四句传入江南,江南上下噤声。

“父王!”

李从嘉一瘸一拐地来到了李景面前。

见李景偷偷的将一副字帖藏在怀中,也不理会,说道:“父王,孩儿想去汴京。”

李景皱眉道:“你去汴京做什么?”

李从嘉敬慕道:“去见一见中原天子,看一看能写出御箴四句的人,到底是何等人物!”

华夏数字

李景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等着他说实话。

李从嘉忽然瘪起了嘴,委屈巴巴地说道:“儿臣,现在有些惧怕太子!”

李弘冀猜忌心极重,李景对于李从嘉又极其偏爱。

无可避免地引起了李弘冀的敌视嫉恨。

李从嘉为了表示自己无心与李弘冀针对皇位,性格懦弱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但是那莫名其妙的一顿胖揍,让李从嘉有了心理阴影。

现在他见着李弘冀心里就发怵,就感觉对方要打他一般,路上遇到,第一时间就调头逃跑。

李从嘉早有躲避之心,只是不知往哪里去。

横渠四句的横空出世,让李从嘉内心有种莫名的触动。

他本是天下少有的文坛翘楚,最能感悟文字的力量。

正好近日他们有使节团北上,去参加罗幼度的登基大典。

李从嘉立刻动了北上的念头。

李景心疼之极,怒道:“那个逆子,真是混账透顶!要不是他动了歪心思,我江南何至于亏空国库……”

罗幼度在定下登基大典的时间之后,第一时间亲笔修书于南唐。

第一句话就是“听闻江南水军有北望海陵之念,朕扫榻相迎”。

一通威逼利诱,甚至表示,江南若无臣服之心,可自行恢复帝制。

让本就胆小的李景,吓得几夜都睡不好觉。这一气之下,乃至迁怒于给贬罚至九华山的宋齐丘,找个借口将他给砍了。

如果不是因为宋齐丘排除异己,将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