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3章(1 / 2)

韩嘉彦、韩恕、韩庭三人都愕然,抬头望向齐国。

齐国断然道:“庭儿,你速去上表,辞军机大臣之职。”

韩庭呆了呆:“老祖宗,何以?孙儿好不容易才有报效朝廷之机,怎么能辞……”

齐国皱眉道:“韩家骤然得此尊荣,必为朝野上下众人瞩目,若皇帝暂时不立太子倒也罢了,可如今既然立了东宫,又擢升你为军机大臣,重权在握,朝廷自李纲以下,将无人不对韩家心生猜忌之心。

我们韩家,承受不起如此皇上如此隆恩。庭儿,速去写辞表,不可被权势蒙蔽心神。此,是祸非福!”

韩庭陡然惊出一身冷汗。

他突然意识到还真如齐国所言,这样的一个韩家,怕是朝中无人能容得下。纵然是皇帝,时日久了,也必定会猜疑韩家,这几乎是必然的。

韩庭甚至还猜疑,这算不算是皇帝的一种试探。

因为立储之事,也少不了韩家在幕后的推波助澜。

毕竟上表奏请仪立太子的朝臣中,有不少是韩家的门生故旧。

韩庭草草施礼,然后匆匆返回书房去写辞官表。

……

当夜,接到韩庭辞官表的中枢四相,暗暗松了一口气。

韩家还算是识大体。

不然,纵然此次韩庭如愿以偿进入军机处变成仅次于中枢的军机大臣,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朝臣对他和韩家进行弹劾。

而被所有人盯着的韩家,出任何一点差池,都将有可能面临倾覆之灾。

李纲微微笑道:“齐国殿下果然睿智敏锐,韩家既知大体、顾大局,那么朝廷也可给予一定的回报,老朽以为,这韩庭的确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便以他为观文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随侍在陛下身侧吧。”

郭志舜和吴敏纷纷点头。

唯独黄岐善犹豫道:“李相,我等反复驳斥陛下中旨,怕会引得陛下心生怒气……”

李纲牙关紧咬,肃然道:“吾等公心为国,为陛下和大燕社稷着想,陛下纵一时动怒,早晚也会知晓我等忠义。”

黄岐善苦笑,便不再说了。

他是在担心中枢连番跟皇帝对着干,虽然是一心为公,但毕竟……会触怒皇帝,万一皇帝动怒,中枢好不容易才稳固下来的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嘉德帝姬伐登闻鼓

郭志舜犹豫一番,还是开了口。

往常在外戚这等忌讳话题上,他几乎是一言不发。

原因在于,严格说起来,他也是外戚之一。

只是他的女儿郭媛不过是普通嫔妃,而且还是原宋皇子妃,在真正的士林中有些见不得光的味道,所以李纲等人并未忌惮郭志舜家族将来能为祸。

基本条件不够。郭家与后族韩家完全不是一码事。

况且郭志舜的为人他们心知肚明。

或有些贪权,但薄有风骨。

尤其是对于财帛,两袖清风。

无论是王霖还是李纲,都主张将营运东南财赋和天下经济这块实权交给郭志舜,除了看重他的能力,主要就是郭志舜能出淤泥而不染。

属于朝臣中的清流中坚。

见李纲吴敏黄岐善都望向自己,郭志舜微微有些尴尬,但还是坚持道:“诸位,外戚之祸时有前例,未雨绸缪也理所应当。

但陛下为大燕开国之君,天纵之子,如今春秋鼎盛,在某看来,其实至少在三十年内,不会出现外戚专权、东宫结党营私之事。

所以,韩家日后若是安分守己倒也罢了,荣耀富贵在本朝是可以保证的,可若是不安分,略有不臣之心,最先容不下他们的,不是内阁中枢,而是皇上。

诸位,皇上自清河县穷苦出身,一路走来,如宝剑出鞘,又如千里驹驰骋,心胸、手段、谋略、勇武……绝非常人可及,既然咱们能看到的事,皇上怎能看不穿?

某以为,但有圣君在……当无虞矣!”

李纲等人闻言沉默了下去。

郭志舜说得披肝沥胆,非常真诚。

他们也明白,只要王霖在位,韩家其实都不是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若是王霖不在了呢?

皇帝是春秋鼎盛,可短命的皇帝历朝历代也不少……作为后族的韩家,若再执掌未来的朝纲,谁能保证韩家不起异心?

李纲和吴敏、郭志舜对视一眼,打定了主意。

其实以他们的年纪,纵然是最年轻的黄岐善也是残废之身,他们在中枢至多再有五到十年就顶天了。

可作为被皇帝委以重任蒙受隆恩的重臣,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大燕社稷传承扫除一切隐患。

哪怕他们明知再对韩庭入军机成为储相之事提出反对异议,必定会彻底触怒皇帝。

但士为知己者死。

郭志舜在旁,轻叹一声,耸耸肩。

他能做的都做了,但阻拦不住李纲的决心。

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