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7章(1 / 2)

“在孤麾下,唯有你与岳飞,是我最值得信任之人。”

“小乙,即刻传讯,命可调动的虎神卫全数潜入京师,越快越好,孤会在船上慢吞吞走,给你留出足够的时间。”

燕青大喜,王霖能有如此动作,说明他要反制和破局了。

……

大宋宣和二年,二月初五。

黎明的曙光升腾,王霖率军离开杭州。

当下宋朝的运河系统是漕运的主要渠道,关乎国计民生。

其实主要就是三大块,一块属江南运河,也叫扬楚运河,贯穿着江南两浙两淮的密集水路,而由此进入汴渠,再经广济河,由山东的曹州、东平府直抵东京。

“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汴河岁运江、淮米五、七百万斛。”

王霖前世读宋史,看过上述记载。

一条宽阔的指挥座船,率领着绵延数十里河面的运兵船队,沿着广阔的运河徐徐北上,自然沿途引起了不少地方官的高度关注。

不少在沿途码头拜谒求见的地方官,王霖却一直没有下船,谁都不见。

船队慢吞吞在运河上行进着,王霖每日间除了读书,就是坐在船板上眺望运河两岸的风景。

直至二月二十五日,船队抵达运河东平府段,燕青送来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

东京。

王霖奉诏,由水路返京的消息其实早就传进京来。

观文殿大学士、少宰吴敏府。

御史大夫董启亮率御史台言官十余人,及各部文臣数十人求见吴敏。

吴敏在府中正厅会见了这群已经纠缠了数日的朝中文臣。

他望着厅中众人,心中叹息,这些人囊括了三省六部的要害职位,相当于半个朝廷。

这些人反复上奏弹劾王霖,最近因为王霖即将返京,而达到高、潮。

董启亮道:“吴相,为大宋江山社稷计,还请吴相为吾辈之首,劝谏官家,尽快将那王霖罢权问罪,依律裁处。”

吴敏叹息一声:“诸位,渤海郡王有大功于社稷,先后数次平叛救驾,此番又有宁定江南之功,单凭一些个捕风捉影的事,就要将之问罪,是否有些太荒诞了些?”

董启亮道:“吴相,某不否认,王霖累立大功,否则也不可能封了异姓王。但,他祸乱宫闱,苛虐皇子,目无君上,拥兵自重,滥权妄为,已成朝中大患,此时若不铲除,将来必养虎为患!”

户部侍郎龚其昌也出列激动道:“吴相,此人为幸进之臣,仰仗官家恩宠,暴虐无比,累次诛杀我辈文臣,枉顾朝廷律法,此番在杭州,两浙路钱钟书纵然有罪,为何不移交有司议罪,他一个藩镇,竟擅自诛之,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兵部郎中痛哭流涕道:“吴相啊,我大宋官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曾几何时,却出了个将我辈文臣当成土鸡瓦狗肆意宰割的暴虐武将,长期以往,我朝中文臣如何自处?朝廷体面何存?”

一时群情鼎沸。

吴敏默然不语。

他知道这些人中,只有极少数是出自公心。

更多人是各怀鬼胎,还有不少是江南盐商蓄养的代理人。

种师中府。

太子赵桓的车驾公开驶来,赵桓下了车,也大摇大摆进入,与前来迎接的种师中并肩进了种府。

到了这个关头,朝中、京中局势愈加明朗。

既然已经铁了心要走最后一步,先扳倒王霖,后逼赵佶退位,赵桓和种师中已经谋划多时,再无任何遮掩之处了。

其实也串联得差不多了。

除李纲之外,包括吴敏在内,都站在了赵桓一边。

赵桓不及坐定,就急急道:“种相公,王霖已至山东境内,他该不会改道回青莱了吧?”

种师中摇头道:“不,殿下勿忧,王霖会进京。其一,他自恃官家宠信,有恃无恐。其二,他不敢抗旨,一旦抗旨,河北军即刻东进,他此时起兵谋反,一无大义,二无准备,必是败局。”

“最重要的是,他在京里还有牵挂的人啊。”

赵桓眉梢一挑:“茂德?”

种师中缓缓点头:“然也。听闻这王霖是个多情种子,他与茂德帝姬情投意合,怕不会将茂德置之不顾。还有韩家。”

赵桓笑了:“倒也是,这厮好色得紧……就连本宫那弃妇,他都不肯放过……”

“问题在于官家,官家是否会准了朝中弹劾,同意将那王霖圈禁在京,这才是关键。”

种师中面目凝重:“一个无职无权的伏虎神将,其实就不足为虑了。到时候,就不需要殿下再出手,就是朝中这些文臣,不会放过他的。”

赵桓哈哈大笑:“正是如此。朝中至少有半数朝臣,恨不能将其杀之而后快,说起来,王霖也是为了父皇,才生生将自己熬成了孤臣,没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