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172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6章(1 / 2)

九阿哥听着前面,还觉得生出几分趣味,颇为兴奋;听到最后,晓得这不是捞钱的差事,是要出苦力的,忙道:“皇阿玛,儿臣顽劣,不当大用,不敢误了皇阿玛差事,皇阿玛还请另择贤能,省得儿臣庸碌,成了大清罪人。”

“君无戏言。你这几年也闲散得够了,不为朝廷出力,随京城商贾为伍,成何体统!”康熙的声音,带了毋庸置疑的决断。

九阿哥见“君无戏言”都出来了,晓得此事已经成定局,只能俯身领命。

十六阿哥在旁,真是诧异不已,不明白皇父此举何意。

按照他与曹颙的想法,就算这件差事明面上选个司官负责,实际上还是要由十六阿哥主抓,不假他人之手。省得这“烟草”大计尚未获利,就成为贪官污吏敛财手段,成了劳民之举。

十六阿哥虽对商贾之事不在行,但是由世代商贾出身的韩江氏安排细节,也能做到事事心中有数。谁会想到,皇父会生出别的主意,将差事直接给了九阿哥。

康熙见九阿哥领命,转向十二阿哥,道:“内务府的差事日益繁重,从即日起,十二阿哥到内务府当差。”

几位阿哥闻言,都是心中一禀。

皇子阿哥到内务府当差,都是兼领总管内务府总理大臣一职。内务府的规矩,都是固定的,能有什么“日益繁重”?

不外乎,国丧。

户部,衙门外。

曹颙翻身上马,只觉得脸上凉丝丝的,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他抬起头,看了看晦暗的天色,早日下雪也好,也能早些天晴……

宗法(上)

进了腊月,京城人家就开始预备过年,各处都忙起来。

就是曹府,有紫晶帮衬着,初瑜也忙得团团转。偏生曹颙在户部当差,年底又是最忙的,整日里也是早出晚归,片刻不得闲。

李氏早已将管家之权交到媳妇手中,不好再插手,又心疼媳妇,就将孙女接到兰院照看。

天慧倒是显得乖巧,不像其他孩童那样顽皮,总是规规矩矩的坐着,看着祖母做活计。

李氏也没闲着,自打从宫里回来,听着太后念念不忘科尔沁,她就让人寻了蒙古样子的袍子。照着样子,想给太后做套蒙古样式的衣裳。

太后身为大清国母,吃穿都有规矩。这衣裳就算穿不得,也能做陪葬之物,算是解解太后对科尔沁的念想。

用的,是府库里最金贵的衣服料子,需要纽扣盘花,也用的是金玉宝石之物。

曹寅这些日子,却为一件事费心,那就是丰润老家那边一位族叔七老太爷的家书。

曹家江宁这一支,昔日离宗后,就脱了丰润宗家,这成为曹玺的终身憾事。曹玺临终前,还对曹寅交代,要是能归宗,还是归宗。

没想到因长辈早年的恩怨,就算曹玺与孙太君葬进丰润坟茔,这归宗之事还是没有定论。

早年丰润本家族长是曹颀之父,读书读多了,最是迂腐。怕别人说他允江宁这支归宗,是贪图势利,始终没有松口。

等他过世,曹颀孝满回京,也没有主动提及此事。

曹颀是嫡宗宗子,按照宗法算,就算曹寅这个伯爵,待这个族侄也要礼让三分。只是曹寅这支富贵,曹颀没有摆这个谱,也没有近前巴结。

两家往来,始终是不冷不淡。

这次丰润七老太爷也不是无故提及,而是因曹颀继娶之事。曹颀之妻王氏去年病故,至今已是经年。

曹颀父母都过身了,京里的正经长辈,也就是曹寅。

这宗妇人选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也是大事。丰润老家那边,自然为曹颀操心。

根据七老太爷所说,想要在明年二月进京,就是为曹颀续娶之事。这合适的人选,就请曹寅与李氏帮着挑选。在信尾,就提到明年端午族里大祭之事。虽没有直接提请曹玺这支归宗的字眼,但是大概齐就是那个意思。

若是这封信早几年来,曹寅指定会欢喜万分,毕竟这个是亡父生前念念不忘的大事。拖到现下,曹寅也拿不定主意。

曹颀进京已经一年半,逢年过节也按照规矩过来给曹寅夫妇请安,与曹颙也见过几遭。他不怎么同曹颙亲近,曹颙也没有太迁就这位族兄的意思,两个人交情比陌生人强不了多少。

曹寅思及此处,就有些踌躇。毕竟他已经将甲子之人,往后这曹家交际往来的,都是儿子,他不能不考虑儿子的意见。

李氏见丈夫这几日心事重重的,问道:“老爷可是担心皇上那边?颙儿不是说,皇上金安么?”

曹寅坐下来,犹豫了一下,道:“丰润那边七太爷来信了,提了曹颀亲事。曹颀如今在内务府当差,要留在京城,在京里寻门亲事更妥当些。”

李氏闻言,想起病逝的王氏,叹了口气,道:“旗里的姑娘多金贵,像王氏那边柔顺的少。可怜见的,盈姐儿才八岁,就跟着小大人似的。”

王氏身子弱,与曹颀成亲多年,只留个一个女儿,乳名盈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