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1 / 2)

杨老说道:“老陈还是爱开玩笑。你直接说真的不就行了吗?”

陈老师也笑了起来:“我可没开玩笑,这枚银币就是少见的徐世昌仁寿同登纪念币,而且是精品。”

陈尚问道:“陈老师,我才疏学浅,您能不能讲解一二。”

陈老师解释道:“这枚纪念币是真的,存世量不多。”他开始讲解这枚银币的来历与讲究。

陈丽丽发觉,他的说辞与沈瑜说的似乎相差不多,转头看向沈瑜。

沈瑜仿佛没有看到她的眼神,低头喝了一口茶。

陈老师对几位老板解释完这纪念币的来历,感慨的说道:“滨海这里的收藏资源还是很丰富,连这种罕见的纪念币都有。滨海在近代的发展历史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他向陈丽丽问道:“陈丽丽同学,你当时买的时候,是怎么判断的?”

陈丽丽说:“我不懂收藏,就是看着别人买,我也跟着凑个热闹。”

陈老师摇头:“你这运气也太好了,来,赶快收好。”他把纪念币递还陈丽丽。

陈丽丽问道:“几位老师,这银币大概能值多少钱呀?”

于老师说道:“没有准确的价值,如果遇到喜欢的人,花十万二十万去买,也是可能的。”

蓬莱厅里出现了片刻的安静,众人看向陈丽丽的目光,有点复杂。

好在,反应快的人立刻开始称赞陈丽丽运气好,或者说她有天赋等等,总算没有冷场。

不过,嘴上说的漂亮,心里怎么想的,可就不知道了。

这些人的身家不菲,不会把这点钱放在眼里。但是,最气人的是,一帮人费了半天劲,什么都没买到,最后,让一个不懂行的人,找到了这特别稀少的纪念币,这让人去哪儿说理?

俞国良款——四方传炉壶

陈丽丽捡了一个不小的漏,几个老板朋友都向陈尚表示恭喜。

陈尚虽然不明白事情缘由,但也急忙谦虚:“这孩子就是碰运气,我可没教她什么东西。我这两下子,你们还不知道吗?”

常贝也恭喜陈丽丽。

陈丽丽只是礼貌的回应了一句。

常贝透过陈丽丽柔和的面部轮廓,看到另一边的沈瑜,正在悠闲地喝茶,顿时心中有些不舒服。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场合不是沈瑜能来的地方,可是,他不但来了,还这么自在悠闲。再加上今天的事情发生了波折,几股怒火交织,让他的情绪变得极坏。

常贝抬高了声音说道:“沈瑜同学,于老师让你把藏品拿出来给大伙儿看看,你推辞不肯。现在,陈丽丽同学展示了藏品,你是不是把你的那个紫砂壶拿出来给大伙儿看看?我看你一直推辞,是不是怕买了假货丢人啊,没关系,大家交流交流而已。”

他有点儿刺耳。

于老师心中顿生不快。自己请沈瑜过来,就是单纯交流,可是,常贝明显是想让沈瑜出丑,还要借用自己的名头行事。他心中已经给常贝下了气量狭窄、手段下作的评语,又想到这小子还想拜师?哼,等着吧。

周围几个老江湖不动声色,似乎没有看见。

常涌觉得自己孙子做事有些丢分,脸上有些挂不住。

何年看到此处,急忙给自己徒弟打圆场:“常贝,我和沈瑜同学打过交道。他买东西的眼光是很独到的。沈瑜同学,常贝说话不好听,你别见怪?今天也是大伙凑在一起交流,我们也很好奇你的收藏,能不能相互学习学习?”

沈瑜看推辞不过,就把有楷书仿古刻款的明代紫砂壶拿了出来。

这把紫砂壶被摆到柱子上,很多人只看了一眼,就眉头微簇。这把紫砂壶似乎不能说形容为精美,因为器型比较大,大概只有敦厚大方可以形容。

刘老板等人实在辩不出真假,只能等专家给出意见。

几位鉴定师轮番看过紫砂壶,只有擅长杂项的陈老师和喜欢陶瓷的于老师,查看过程最仔细,拿在手中反复端详各种细节。

常贝看了紫砂壶之后,忍不住嘲讽道:“沈瑜同学,这把壶的外形,似乎不太好。”

沈瑜没有搭理他。

于老师和陈老师小声商量了几句,杨老也凑过去说了几句话。

于老师把壶放好,问道:“沈瑜同学,我看你买了不止一把壶,怎么就拿出来一把?”

沈瑜说:“我水平有限,有些拿不准,怕贻笑大方。”

王问一直没怎么说话,这时开口说道:“沈瑜同学过谦了,我看这壶很好,不是普通新壶能比的。”他看向于老师,问道:“于老哥,您看出什么来了?”

于老师没急着回答,反而向沈瑜询问:“沈瑜同学,你能出手买壶,想必是看出了真伪,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沈瑜直截了当的说:“我判断这是老壶,看其楷书刻款,还有这壶的形制以及泥料,并不像是清代的作品,也不像是民国以后的作品。这把壶的壶形并不是太规整,从壶的内壁来看,像是断木为模的制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