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节(2 / 3)

然而,渐渐地,曾在数不尽的ai医疗公司身上应验过的诅咒也发生在思恒医疗身上了。

医生只会选择参考ai出具的报告,与自己的进行对比,查缺补漏。而当最初新鲜劲儿逐渐过去,机器便被扔到角落默默蒙灰。

因为不值得。

这些三甲医院医生水平很高,工作很忙,对每个患者都“double check”根本不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处理问题。而若遇到疑难杂症,医生们也首先请教带教老师,想不起来询问ai,何况“思恒急诊”本来也不擅长为人答疑解惑。它的特点主要是“快”,比如,能快速地判断卒中位置、原因,再比如能迅速地诊断肠穿孔肠梗阻……然而,因为无法100地信任,医生们得自己再看,左右操作、来回比对,耗费时间还要更久,得不偿失,可能,多救回来两个人,却少看了20个人。

这是一个矛盾点。ai医疗公司希望先用不成熟的产品获取数据、改进技术,可一开始并不适合市场的东西又注定要被立即淘汰。

思恒急诊被使用的次数最多的反而是“急性胸痛”中的holter,因为它能帮忙监控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问题,提醒医生,而在过去医生并不可能盯着每个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很快,15家医院每天传回的数据便只剩下一咪咪了!还大多在“holter”这部分!

这样不够。

阮思澄想:闹心巴拉。

这样下去,不但产品使用情况不甚理想,影响公司发展也影响下轮融资,思恒医疗也没办法根据数据完善机器。

她叫销售、技术在全国内推广,争取进入过去没有合作过的大型医院,获取更多使用数据,然而举步维艰。

首先,一般三甲医院只倾向于合作知名的大公司,许多甚至已经签署排它协议。经过一年,大公司的巨型触角也已伸到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另外,“对it友好”的医院们阮思澄都亲自谈过,当时没戏的现在也没戏。各主任对闻所未闻的小公司非常谨慎。

其次,就算进了新的医院本质问题也还在那。三甲医生水平都高,比起ai更相信自己,觉得为点“查缺补漏”耗费时间不太值得,只有在医生间产生分歧之时才会把ai给拉到外面溜溜。

阮思澄的压力挺大。

她又开始掉头发了。

十分可恨,这个时候还有中介混水摸鱼,互相勾结,在火中取栗。

某天,一个中介被人介绍给阮思澄,说:“阮总,我们万象公司在全东北地区代分销二三类医疗器械……今天看到思恒医疗……”

闻言,阮思澄说:“对,在推广产品。不过,我们已有两家非独家代理商。”

“没事没事……”两人谈了许久,最后说到费用,阮思澄皱皱眉,“营销费用要这么高?”

对方笑了,好像觉得阮思澄特喜欢装纯:“产品最终进入医院,思恒医疗不得好好感谢主任?”

阮思澄一呆,说:“……当然感谢。”

“怎么感谢?”

阮思澄轻轻道:“在心里边,永远感谢。”

万象公司:“……”

挂下电话,阮思澄挺气不过的,觉得现在如此严查,还是有人明目张胆,跟邵君理疯狂吐槽。

“回扣这事,到处都有。”邵君理说,“就前几天,扬清报案,把一个市场经理还有一个市场专员送去坐牢了。”

“咦?”

“一支30万的广告片,敢要15万的回扣。”

“……”

“我本来想,15万绝拍不出30万的质量来,扬清也不会同意他们提交粗制滥造的东西。这样一来,广告公司肯定要赔,为什么还答应他们?”

“为什么?”

“因为扬清牌子响亮,有些初创广告公司为了丰富客户名单,告诉别人扬清也是他们家的合作对象,是愿意赔钱拍的。”

“……”

“还有,应用市场那边几个广告经理,去年也出事了。给人安排好推荐位,收了200多万现金,正常十年也赚不到。知道么,在某些圈子,如果谁能‘攻略下来’三巨头的广告经理,各公司非但不会远离,还要疯抢。”

“呃……”

“这个世界对于弱者非常残忍。他们想要生存下去,狗急跳墙,不择手段。医疗也好,什么都好,我没见过任何一家在市场上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的医疗公司或者什么公司干这种事。”

“……”阮思澄说,“我明白的。”

过两分钟她又好奇:“可是……现在医院招标全都公开、透明,万象那种……怎么操作?不是说ai产品……就正常医疗器械。”

“想钻空子能钻到的。”邵君理说,“比如,急诊科在请求医院进行采购时,主任要的参数十分地接近于某一家的参数,那家就会顺理成章地中标了,医院则被蒙在鼓里。”

“原来如此……”阮思澄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