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节(2 / 3)

止出格,但却至少有着皇室身份,也能替陛下安抚民心。

灯下写着脉案和药方的赵歆:“唉,想找个理由给人看病怎么就这么难呢。”

9526也深有同感。

其实给流民看病一事,赵歆并不在意她的公主身份,身为医者,为人治病本就是天职,她虽然没有崇高到这种地步,但也是下意识的习惯了。

却不想她不在意,很多人却在意,比如皇兄赵缙,还有皇后等人。

赵歆的信到底是劝住了皇帝,过去也有先例,每遇灾祸,难免会动摇人心,所以不乏有亲信大臣,太子皇子,甚至有天子亲自安抚百姓。

而且赵缙也看到了皇妹的坚持,只能命太医署的人尽快研制出治疗疫病的药方,又多派了些人保护公主安全。

他要忙的事还有更多,江南赈灾还有清理恶瘤的事还未解决,天下那么多事,除了江南水灾还有别的事。

而有了赵缙的默许后,赵歆行事也能放开许多,

虽然还未研制出药方,但赵歆已经命人熬了几大缸的防瘟解疫的药汤,药方也是由卫少思和太医看过,虽不能根治,但至少能抑制疫病的扩散。

而赵歆既然说了是要替皇兄安抚灾民民心,也就不好再掩盖身份了,而是光明正大施为。

这些则是以她现在的身份,清缘观观主的名义。

灾民们没想到这几日出现在流民棚,和卫大夫一同替他们细心诊治穿着玄色斗篷的少女竟会是当朝洛河公主,清缘观观主,纷纷感念天子爱民,公主仁德。

公主这般善心,难怪愿意为国祈福。

公主也如卫大夫对他们一样,丝毫没有嫌恶之色,也不畏惧待在这里染上疫病,让灾民们感动不已,也觉得安心,连公主都出现在这里了,更是证明了皇帝珍爱黎民百姓,不忍看到百姓受灾。

赵缙也下了圣旨,昭告天下,太医署正在研制药方,挽救受灾百姓。

洛河公主,也是清缘观观主出现在流民棚,不惧疫病与灾民共患难的事很快也传遍了京城。

有暗嘲洛河公主傻的,为了几个百姓不顾自己的性命,也有说风凉话的,但更多的人也是敬佩洛河公主此举,有如此胆量和善心,不愧为大熙公主。

而赵歆亲自坐镇流民棚,京城的官员也不敢敷衍了事,而是尽心打理焚烧染上疫病灾民的尸体还有衣物,清理流民棚的卫生,还有供给灾民粥饭,更是为卫少思施药问诊提供了方便。

好在疫病发现的及时,尚能控制的住,卫少思不眠不休地整理脉案和赵歆送来参考的药方,又有足够的药材供他试验,终于在第四天研制出了药方。

在让一些病情严重的灾民服药后,不到半天,病情果然有起色。药方也送到了宫中,由太医署的人试验。

将近四五天的时间,流民棚的疫病已经消失了。

赵缙也召见了洛河公主,神色带笑,“洛河,你这次要朕如何赏你?”

不仅研制出药方的卫少思是洛河带来的人,而且洛河安抚流民也有功劳。

想到上次赵缙说这话,结果给她弄来了一桩婚事,赵歆嘴角微微抽了抽,但神色仍旧温和,轻轻一笑道,“洛河斗胆向皇兄引荐一人。”

“卫少思。”她清丽的眉目间透着坚定之色。

赵缙点了点头,“朕知道他,此次治疗疫病有功,朕打算让他进太医署,担任医正。”

医属于士农工商中的工,地位并不高,医者身份最高莫过于皇宫中的太医,卫少思一个落魄世家子弟,从平民百姓一跃成为七品医正,也的确是莫大的恩典了。

但赵歆求的却不是这个,她目光沉静道,“洛河希望卫少思为医官,但却不是宫中的太医。”

赵缙微微一愣,却立刻明白了洛河的意思,但却有些惋惜不舍得人才,卫少思的医术不输于宫中太医。

赵歆又道,“皇兄若是需要,有事再召他也不迟。”

宫中的太医不少他一个,但民间却少他一个好大夫。

赵缙想了想,便也答应了,虽说少有此例,但依着洛河和卫少思的功劳,这个请求不算过分。

除了封赏卫少思的事,赵缙还提到了,到京城的流民都出现疫症了,何况是江南那数十万灾民,只怕不比京城的情况好,赵歆也知道了皇兄已经准备派一批太医过去了。

赵缙:“朕准备让卫少思随行去江南。”

“江南出现的疫病与京城的大同小异,卫少思能研制出治疗京城疫病的药方,想来对江南之行也有帮助。”

赵歆回去后,便告诉了卫少思这件事,他自己倒是挺高兴的,也郑重谢过洛河公主的帮助,他虽不怎么通世情,也知道洛河公主为他讨的这个恩典,能让他在行医上更方便,还有官身保护,却不受朝廷拘束。

而去江南的事,其实即便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也有意在京城疫病消失后过去一趟。

赵歆回到清缘观后,又继续过上了她悠闲自在的日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